下载此文档

中国诗词常识.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体知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关于词的常识(1)
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不同的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一定的字数、句数、格律。
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
关于词的常识(2)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有“人物”(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这些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也叫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形象的鉴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意象”简释

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鉴赏
形象
1、找出意象
2、分析意象特点
3、分析意象作用:结构作用、
思想情感
分析
意境
描述
意境
鉴赏
意境
(意象)
(思想情感)
一、知人论世:
在欣赏诗歌作品的时候,应该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性格特点,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即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知识)。也要明确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方法点拨:
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物、人、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方法点拨:
三、诗歌的意象、意境:
方法点拨:
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欣赏一首诗,外行人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组合连接,内行眼中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中国诗词常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38 KB
  • 时间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