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安徽茶文化
2015-10-1109:01 来源:合肥晚报作者:程燕李婷李云胜
摘要:据考证,安徽地区的饮茶、种茶、制茶,始于三国之前。安徽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让安徽成为名茶荟萃之地。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闲谈安徽茶文化
2015-10-1109:01 来源:合肥晚报作者:程燕李婷李云胜
摘要:据考证,安徽地区的饮茶、种茶、制茶,始于三国之前。安徽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让安徽成为名茶荟萃之地。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都是享誉中外的名茶。•••茶之于中国人,可能须臾不可或缺。但是,朋友,您是否参悟过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呢?
如果拿中国来说事范围太大了的话,那么就说说咱安徽的茶文化吧。
或许你对此也不甚了解,不过大可不必着急,听听茶叶专家丁以寿教授来为我们解读安徽茶文化吧。
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推广,著有多部专著。10月4日,由《最合肥》周刊和合肥新华书店联袂推出的第十期“三孝口阅读会”与众多茶文化爱好者如约而至。
声名远扬的皖茶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圣”陆羽写出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茶经》,将我国产茶的地方划分为八大茶区,我们安徽也是茶区之一,可见安徽地区自古盛产茶叶。
据考证,安徽地区的饮茶、种茶、制茶,始于三国之前。
丁教授说,安徽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让安徽成为名茶荟萃之地。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都是享誉中外的名茶。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被称为“群芳最”、“红茶皇后”的祁门红茶,可谓是红茶中的极品。
祁门红茶原产地为安徽祁门县,创始于光绪年间,至今已有百年生产历史。早在唐朝,就有关于祁门茶叶生产盛况的记载。“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地区山高土好,温暖湿润,云雾飘渺,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
黄山茶可追溯到盛唐时代,明清时期,独具特色的黄山茶已声名鹊起,黄山毛峰的雏形也在这时开始形成。
“黄山毛峰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代表了黄山茶的最高品格。”丁教授介绍道。
“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曾在猴魁,是烘青茶中的极品。太平猴魁鲜爽味醇,冲泡三四次,仍存阵阵兰花香,实不愧为“猴魁”,久享盛名。
六安瓜片诞生于六安茶之中,其采摘、扳片、炒制、烘焙技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六安瓜片是清朝名茶中之精华,被列为名品入贡,是皇室才有资格享用的名品。
各类名茶汇聚我们安徽大地之上,经过历史的洗礼,时间的积淀,每一种茶都形成了它自身独有的“个性”,融汇成声名远扬的徽州茶文化。
源远流长的茶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而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茶叶,则成了文学艺术的创作对象。古往今来,诸多诗词绘画中,以皖茶为艺术创作对象,赞美皖茶的名篇不胜枚举。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明朝茶学家许次纡的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第一段则是对六安茶实至名归的赞美。
“歙县人张潮作《松萝茶赋》,对松萝茶的采制、烹饮方法、品质特点、流通地区等竭尽铺排、
闲谈安徽茶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