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
主讲人:汪希成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培训材料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加强农业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与注意事项?
引题
如何改善农村状况?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
主讲内容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注意事项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但是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收入仍然低下。农村的一些地方还不通公路、农民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读不起书,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
国富未必民强
只有民富,国才能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二是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平衡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医疗差距
就业差距
政府公共投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19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原因在于农业农村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城乡管理体制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以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2004年—2009年,%,高出农民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1。 :1。2011年是 :1。:1。 :1。
在农村内部,农户之间、区域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2009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