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
2009-07-15 10:37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择的标准物体。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5 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计算公式是:v=s/t
7 变速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样的运动叫--
8 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
第三章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
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如空气、木、铁等。
3 声音的场速度是 340米/秒(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
5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 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7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 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
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
扰人们听的声音。
12 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13 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
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
坏人的听觉器官。
第四章热现象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 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
初二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