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震局机关大院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依据及现状分析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附条文说明]
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附条文说明)
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附条文说明)
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293-1999(附条文说明)
7、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2002(附条文说明)
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附条文说明)
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附条文说明)
10、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 50331-2002(附条文说明)
1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附条文说明)
12、《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三版
13、《兰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现状分析
1、概况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1962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主管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地震台站建设和地震监测分析工作,并负责西北五省(区)及内蒙古包头以西的地震烈度工作。1970年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国家测绘局第七测量大队、地质部西北地震地质队合并成立兰州地震大队,由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直接管理,全面负责组织领导西北五省(区)地震工作。1978年在兰州地震大队的基础上组建甘肃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甘肃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省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会、省地震学会、省灾害防御协会等的办公机构设在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主要包括地震监测、地震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等职能。
,,大院现有联建楼(现有住宅楼)、研究生公寓、供热站、物理实验楼、预报楼、学术厅、开闭所、应急住宅楼和防灾大厦主要建筑,以及一些一二层的临时建筑,其中应急住宅楼正在建设中,防灾大厦在做设计图纸,打算今年开工建设。大院内有一定的绿化,地形基本平坦,道路通而不畅。
2、现状存在的问题
①功能分区不明确,不同功能用地、建筑及交通存在互相交叉及联系不便等情况。
②各功能区用地比例不合理,不能满足现行相关指标要求。
③质量差的建筑占有一定的比例,外观显得陈旧、简陋。建筑布局随意而松散,缺乏关联性及整体感。
④大院内道路系统不完善,在线型及宽度上有诸多不合理处。
⑤大院内大树较多,环境还可以,但绿化不成系统,布局较散乱。
⑥大院地下管线杂乱无章,与其他单位共用,且不成系统。
第二章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一、规划原则
1、充分结合大院内现有建筑、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在调整的基础上合理用地,合理布局,形成良好的功能分区。
2、统筹规划,实行办公区、住宅区、联建组团相互分开但又相互联系的原则。
3、充分保护利用现在的绿地植被,珍稀树木,减少开发性破坏。
4、充分考虑对机关大院内现有环境的保护与整合。
小区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