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山东电大学报年第期
全面、发展地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
对“三个有利于的哲学思考
张银亭
邓小平同志在年视察南方时提出之中,谁也离不开谁,它们有机结合,构成了
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其中的每一个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方面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它的局部,“三个有利
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于”的判断标准对每个方面及其构成要素都
生活水平”,已经被写进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有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社会主义
表明,“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有中国特色社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
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确定,经济模式的选择,“一国两制”的构想等
全党的共识,然而全面地、发展地理解这一标都是用它衡量的结果。
准,仔细推敲其中的哲学意蕴,不仅具有重大其二,没有从历史角度理解邓小平同志
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深刻内涵。“三个有利
一于”标准并非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顿生的
、要全面地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综合标准, 念头,伴随着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其形
体现了全局和局部的统一。成过程可追溯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体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论述社了他的一贯思想,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实践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时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生产力标准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观
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这就充点,正确解决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
分说明,这是一个综合标准,是一个判断全局问题,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形
工作的标准,而不是一个局部工作的标准。成。早在年代的我国经济困难时期,他的
但是在十四大结束以后,围绕这一标准的使“白猫、黑猫”的比喻,已经蕴含着社会主义本
用范围,却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有人认质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标准,根据这
一
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标准,党的一切政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抓
准,也有人认为,“三个有利于”是区别姓社还住耗子一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搞上
是姓资的标准,在十四大报告有明确说明的去,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拨乱反正
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分歧呢时期,他又积极支持并亲自领导了真理标准
我认为产生以上分歧的原因,其一,割袭问题的大讨论,强调“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
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
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把处在普遍联系中的事
物孤立、静止,甚至对立起来,犯了形而上学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年他又
思维方式的错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指出,对实现四化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
个有机整体,与此相关的是全局问题,十四大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邓选
报告概括的九个方面,无一不处在普遍联系—、第页
维普资讯
山东电大学扳全面、发展地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
年党的十三大又明确指出,应当把识的统一。
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
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完成,这是马克思
全面、发展地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三个有利于”的哲学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