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人民政府
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文本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
第三章 城镇化水平及人口规模预测 2
第四章 村镇体系规划 3
第五章 镇域交通规划 3
第六章 镇域空间协调及管制规划 4
第七章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
第八章 镇域生态保护与景观体系规划 5
第九章 镇区建设规划 5
第十章 市政设施规划 6
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规划 7
第十二章 附则 7
总则
编制目的
陵水县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对本号镇的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号将建设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南部组团富有特色的旅游胜地、富有民族特色的热带山地田园宜居城市以及社会和谐的幸福家园。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积极寻找新的产业方向,保证足够的生产性投入,精心选择、及时培育能够吸纳本地人口就业、能够持续创造财富和税收、能够带动百姓富裕的产业和根植于本地的生产性行业;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向平原以及山区推进,形成旅游开发区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规划指导思想
1)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编制城镇发展策略
从分析区域发展态势入手,确定本号镇的功能定位,使本号融入到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和陵水县总体发展的整体结构。
2)遵从城镇经济发展规律和空间生长演变机理
本号镇总体规划必须尊重和引导城镇经济流向与用地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充分考虑城镇建设资金的边际成本因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保值增值效益,以提高城镇建设的投入产出率,构筑城镇开发和建设中土地、设施、服务、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
3)保持和强化城镇空间形态结构的整体性和合理性
从整体发展的重点角度,突出调整和重新组织城镇空间结构形态,以保障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使各组团发展方向与城镇发展方向相吻合。
4)挖掘城镇特色,塑造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品位
建设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功能新区,以引导城镇新型和现代化景观的形成和人居环境的优化。这是塑造城镇形象和提高城镇品位的主要思路。
5)建设人居环境优良的生态型城镇
植被良好的自然地形地貌与水体的完美结合是本号镇独特的生态资源,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保护这些特色资源,同时尊重现有生态景观要素的共生,通过地区景观特征的整理挖掘,在生态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城镇空间形态之中,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6月29)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5年6月29日)
《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11年11月10日)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
《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陵水黎族自治县总体规划(2005-2020)》
《本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本号镇行政辖区范围作为总体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并与陵水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保持规划的阶段性、同步性,确定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期限为:2012--2015年;
中期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远期规划期限为:2020--2030年。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分析
上位规划:《陵水县总体规划》(2001-2020)规划结构
规划中陵水县城镇等级结构由三级组成:
一级:中心城区:陵水县城(椰林镇);
二级:次中心城镇:本号镇、英州镇、新村镇;
三级:一般建制(乡)镇:略。
上位规划对本规划的定位
陵水县北部中心城镇,以热作农业、旅游服务、农产品商贸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从发挥比较优势出发,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延伸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脱贫的步伐。要积极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依托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关规划:《海南岭门农场(陵水区域)总体规划》(2011-2020)
功能结构
在对规划区现状用地及资源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区的场地条件、景观要素以
最新最全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