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
一、扶贫由救济、开发到精准
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对贫困界定是:“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贫困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但又不仅是一个单纯经济概念。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
贫困的产生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是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长期交织而形成的,要根绝贫困,必须消除致贫的根源。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要吃饭
中国扶贫五阶段:
1978 —— 1985
1986 —— 1993
1994 —— 2000
2001 —— 2010
2011 —— 2020
经过努力,我国许多贫困地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来自中国,脱贫减贫已成为中国真正的软实力。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前“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贫困人口数量多。201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国家级贫困县尚有592个。
贫困区域分布广。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
贫困程度依然深。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33万个,%。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未来五年扶贫开发的基本概述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的首个中央会议。之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未来五年扶贫开发目标、要求、路径做了制度性安排。
一是将扶贫开发,上升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
二是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用5年时间解决剩余7017万人口贫困问题。
三是“五个一批”谋划未来5年脱贫。
“五个一批”:
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核心目的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达到稳定脱贫。
结论:脱贫路径从顶层设计看:主要扶贫体制、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土地政策、教育医疗保障等建立与完善;从基层实践看:主要是创新改革、产业扶持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2015年11月29日)
——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二、精准扶贫进行时
产业扶贫兰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