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六)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艾青先后出版的诗集有《大堰河》、《他死在第二次》、
《向太阳》、《北方》等。
作为一个风格独特的现实主
义诗人,艾青一踏上诗坛,
就显出与众不同。他善于把
个人的感触与劳苦者的现实
处境、祖国的屈辱灾难紧紧
联系在一起。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共产党。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
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但思想视野和情感方式已经显露缺陷。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诗歌的代表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爱这土地》。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
背景材料
写作这首诗时,日寇的铁蹄已逼近武汉。时局的严峻、心境的沉重和天气的寒冷触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帷幕。"七·七"事变的前一天,艾青乘车从上海到杭州,在车厢里写下了《复活的土地》。
背景材料
此时,抗战的激情高涨,一大批文化人来到了战时的首都武汉,艾青在杭州呆不下去了。这年冬天,他赶到了武汉,遇到了胡风、肖军、田间等人。艾青到武汉后看到国民党要员、达官贵人照样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国民党策划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已出现征兆。且日寇的铁蹄已逼近武汉,武汉正面临保卫战前夜。12月28日,艾青百感交集,披衣伏案,写下了这首诗。此诗后收入诗集《北方》。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2、那么是怎样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
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
诗词曲赋(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