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2风湿病科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患者。
一、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肌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ICD-10编码:M33)。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94)和《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阻络证
寒湿痹阻证
脾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第一诊断为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患者。
,维持原剂量并逐渐减量,可进入本路径。
,对于有心、肺等重要脏器受累的患者,不可纳入本路径。
,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醛缩酶(ALD)、乳酸脱氢酶(LDH);肌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电图;胸部X线片。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肉活检;尿沉渣、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肿瘤筛查、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等以及其他合并系统损害的相关检查。
(八)治疗方案
、中成药
(1)湿热阻络证:清热祛湿,解肌通络。
(2)寒湿痹阻证:散寒祛湿,解肌通络。
(3)脾肾不足证:补益脾肾,强肌健骨。


(1)中药热奄包或封包外敷
(2)中药熏蒸(熏洗)
(3)针刺疗法
(4)灸法
(5)仪器治疗(超声药物治疗、中药定向透药疗法)
(6)中药穴位贴敷
(7)按摩推拿
(8)运动康复疗法
:可维持原西药规范治疗方案。

(九)出院标准
,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皮疹、发热等主要症状改善或消失。
、肌肉压痛、发热、皮疹等有所改善或消失。
、CK-MB、ALD、LDH等有所改善或恢复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如出现重要脏器衰竭的情况时,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42风湿病科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