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多视觉解读《项羽之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多视觉解读《项羽之死》
教学《项羽之死》,笔者没有从面上去突破,而是从点上去开掘,多人物、多角度、多视点、细致具体地去看项羽,使项羽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一、泪眼看爱情
《项羽之死》中霸王别姬是最为伤情,最为感人的一幕。项王的绝命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惊天地,泣鬼神。帝王有没有爱情,项王是最有力的说明。爱情的伟大在于真和诚,在于责任与担当。项王在英雄末路的时候不离不弃,实属不易。想想刘邦逃难时从车上踹下妻子儿女,夏侯婴再三劝阻,刘邦竟然要杀夏侯婴,夏侯婴不得不把刘邦的儿女藏在腋下逃走。与刘邦相比,项王算是傻得糊涂,傻得感天动地。《楚汉春秋》中讲,项羽从起兵到称王,一直把虞姬带在身边。江山和虞姬,项羽一个都不想丢下,而虞姬更是渴望甜美的二人世界,她曾与范增争夺项王,不惜嫁祸于范增,采用苦肉计,让刺客杀她,最后刺杀失败,刺客咬舌自尽。项王岂能容下杀害他的心上人,赶走了衷心耿耿的范增。不说项王的糊涂,单说项王对于虞姬的感情已经让人感叹唏嘘了。《史记?项羽本纪》中,虽然司马迁没有接受《汉书》的说法:虞姬在写下绝命词“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自杀,但是他们的感情已经走向了永恒,项王是爱情至上的英雄。传说项王在虞姬死后,带着她的头一路拼杀,一路的血,一路的爱和情,后来滴过血的地方长成一路的虞美人花。南京十大文明古镇之一的桥林镇,建于公元1085年,原名失姬镇,传说因西楚霸王项羽败走乌江,其爱妻虞姬自刎于桥头而得名。霸王别姬是千古美谈,版本自然色彩斑斓,
“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以死相许”,项王和虞姬植下了爱情的种子,史书和传说演绎了多姿的美丽。
二、亮眼看民心
关于田父,莫衷一是。一个“左”字,把项王送上了绝路,神来之笔,让人深思。也许田父是韩信的棋子,在项王败逃的路上有意等待田父。也许,田父仅是一个田父,他的回答是有口无心的。但这合乎逻辑吗?田父有必要这样吗?或者是田父的慌乱中的回答,无意识的欺骗。或许这样更符合实情,不然一个普通的田父,即使有机会,也不敢有胆量欺骗项王。或许是上天的旨意,让田父等待“一个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的”项王。或许是司马迁有意而为,让田父代表天下百姓说话,代表被项王杀害的新安二十万秦兵伸冤。(其实,《史记》《汉书》中记载刘邦屠城的“丰功伟绩”绝对不亚于项羽)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这样安排,必须要基于项王“不怀疑一切”的坦诚上,对刘邦的野心不怀疑,对四面楚歌的阴谋不怀疑,对田父的回答不怀疑,对乌江亭长的规劝不怀疑,对小人的离心离德不怀疑。田父也许是对项羽失去民心的一个诠释,但也是他人格坦荡最好的说明。多一点曹操的怀疑精神,也许历史是另一个面目;也许多了怀疑精神,项羽就不再是项羽了。
三、慧眼看英雄
历史就是一种巧合,没有巧合,就没有历史。项羽偏能遇上田父,乌江亭长也偏能等到项羽,而且还有一段坦诚慷慨的演讲:“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我们不说从东城到乌江有三百公里的路程,项羽如何瞬间到达的问题。乌江自刎是历史的真实,还是文学的创造,我们姑且不谈

多视觉解读《项羽之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