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从实际看,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高年级,高耗低效的现象很突出。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著名的小学语文专家朱作仁先生曾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善待和正确评价这些“综合体现”,从而达到如新《语文课程标准》所述的“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清除障碍,把好兴趣关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直吐舌头,这是他们认为最头疼的事,他们“怕写”作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是一种乐事,从而在内心里产生要写作文的欲望。在学事的文章时,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经历或见到、听到的事,说给大家听听。例如这一个学生说:“一天,我见到一只苍蝇撞到蜘蛛网上,拼命地挣扎,呼扇着翅膀,眼看就要把网弄破了,蜘蛛飞快地从窝里爬出来,一口咬住了苍蝇。”那一个说:“《西游记》里有一段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变成个老太婆想吃唐僧,孙悟空正好赶到了,认出她是个妖精,一棒把她打死了,可唐僧念起紧箍咒,疼得孙悟空满地打滚儿,这个唐僧真糊涂。
”学生说了之后,我抓住机会对学生说这两个同学讲得多生动,谁还有故事要讲?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喊:“让我来,让我讲!”学生高高兴兴地讲着自己的故事。在此之后,我再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互相说说,互相补充,使故事更完整,使事件有头有尾。学生兴趣高涨,我趁势鼓励学生把刚才讲的写下来,再加上合适的题目,这就是一篇作文。这次活动给学生写作文鼓了劲,知道作文内容就在身边,写起来并不难,写起来很有意思。经过多次训练,学生逐渐克服“怕写”作文的心理,作文兴趣越来越浓厚。
二、勤奋积累,把好材料关
写作文好比盖房子,需要解决材料的问题。写作材料从哪里来?从生活实践中。获取材料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会观察、会读书,勤观察、勤读书,做“有心人”,经常整理笔记,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使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例如写作《早晨的小草》前,我先安排学生课下进行观察。课堂上一个学生写道:“早晨,我来到郊外。路边长着许多小草,每棵小草上长出几片嫩叶,叶子绿绿的,上面还有露珠。这些小草多招人喜欢呀!”有一个学生这样写:“小草醒来了,在晨风中晃动着娇小的身子。它的叶子伸得长长的。嫩嫩的、绿绿的叶子上面满是晶莹的露珠。如果用手轻轻地碰一下叶子,露珠便在草叶上滚动起来,有的露珠顺着叶片顺着茎流下来。在露水的滋润下,小草更精神了。”上面两段话哪段写得更细致些呢?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细致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讨论之后明白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前人的名言告诉我们,大量阅读,
“见多而识广”,能够领会优秀文章的风格、灵魂,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能。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读书阅报,鼓励学生到校外借书读,班内交流。这些活动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信息量,为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用生动丰富的材料反映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仔细推敲,把好语言关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