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龙生九子”的历史典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龙生九子”的历史典故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龙生九子”的历史典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龙生九子”的历史典故
北京是我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些传统建筑如:宫廷、庙宇和楼、台、亭、阁等屋角的飞檐,装饰特别精致。飞檐上坐立着用琉璃烧制的或黄或绿的一个龙头和数目不等的龙子。
中国古代传奇:龙生九子。李东阳《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终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音:牙字),终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凤,终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终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音:酸尼),终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终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音:毕案),终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赑屃(音:毕戏),终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鸱吻,终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龙子传奇还得从刘伯温说起
龙子和龙一样,也是不断进展、沿革渐渐形成的`。虽然有关龙子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龙子的昆仲数目是取得共识的,即龙有九个儿子,龙承九子,子子不同。这是自古以来众所周知的,但它们怎么会留在人间各司一职,就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了,这还要从刘伯温说起。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饿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阔。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预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久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建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立刻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打算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假如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迟疑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完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打算一起留在人间,但宣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懊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龙生九子的又一个版本
老大赑屃,就是我们常说的“王八驮石碑”。
老二鸱吻,能吞万物,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吞脊兽(屋顶两边的大兽)。
老三椒图,面目凶恶,负责看管门户,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门上口衔铁环的神兽。
老四麒麟,不畏火焰,被用做避火神兽,放在重要建筑门前。
老五睚眦,能吞兵器,负责看护天下兵器,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刀剑的吞口兽。
老六螭首,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排水兽。
老七嘲凤,飞檐走壁,负责警卫工作,就是现在所见到的屋顶翘角上的小兽。
老八蒲牢,声音嘹亮能传千里,负责报时,就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钟上兽钮。
老九囚牛,能通万物之言,区分声音,因此被放在了乐器的头部,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乐器兽头。

“龙生九子”的历史典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9-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