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指标相互关系在2型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应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指标相互关系在2型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应用.doc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指标相互关系在2型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FBG)、果糖胺(F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ulin)测定指标4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氧化酶法、还原法、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FBG、FA、HbAlc、Insulin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中的的FBG、FA、HbAlc、Insul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FBG、FA、HbAlc与Insulin之间均呈正相关。联合测定FBG、FA、HbAlc与Insulin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控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
糖尿病检测指标已由20世纪80年代前的血浆葡萄糖(血糖)检测发展到现在血糖(FBG)、果糖胺(FA)、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及胰岛素(Insulin)功能检测,正确了解认识各项指标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多项指标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及准确实施2型糖尿病的诊治。本文通过分组检测不同病程不同治疗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四项指标,初步总结分析了各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旨在协助检验及临床更充分正确的认识和应用这些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取68例符合WHO判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40岁~75岁,。正常对照组为50例排出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2岁~63岁,对糖尿病患者住院和院外观察治疗1个月~2个月后复查FBG、FA、HbAlc和Insulin。受检者当晚20时后禁食,禁服药,次日清晨空腹采血,分别测定FBG、FA、HBAlc和Insulin。
实验方法 FBG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方法,FA采用NBT还原法,检测仪器为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仪,试剂为科华公司产品。HBAl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仪器为拜尔DCA 2000,试剂为拜尔公司产品。Insulin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ESS,试剂儿贝克曼公司产品。
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2 结果

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FBG、FA、HbAlc和Insulin检测结果(略)
3 讨论

对初治、不同治疗期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检测上述四项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总结出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糖代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FBG 反应机体采样瞬间的血浆葡萄糖水平,受检测前数日及检测当日诸多因素的临时性影响,能客观反映检测时的FBG水平,用于诊断及FBG监控时,需定期多次检测,以其平均值或变化趋势才能做出较为可靠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不便准确反映较长时间段内糖代谢总体状况[1,2]。
FA又称糖化血清蛋白是葡萄糖为主的己糖与血浆清蛋白结合后,发生非酶促不可逆的糖基化反应生成的稳定的酮胺结构型的清蛋白,反映检测前2周~3周这一时段FBG平均水平,其浓度水平不受检测前2 d~30 d内各种因素的临时性影响,能够较FBG更为准确可靠地反映2周~3周内糖代谢总体状况[3

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指标相互关系在2型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08-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