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2)-诗歌的形象.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
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具体要求
(1)把握形象的特征
(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指导
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1、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参考答案】闺中少妇。时值春日,远怀征夫的怨诗。写出封建社会兵役制度和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
课堂示例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课堂示例
3、简要分析诗中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参考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课堂示例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规范答题技巧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课堂示例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寒冷、寂静(或:冷峭)
课堂示例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古代诗歌鉴赏(2)-诗歌的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