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商文化 ___在商言商
主讲:裘艳敏
主要内容
一、商丘——华夏文化的摇篮
问题:1、我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问题:2、燧人氏、黄帝、帝喾(固)高辛氏、阏伯有什么关系?
问题:3、燧人氏的神话传说及真实记载?
问题:4、阏伯的神话传说及真实记载?
1、三皇五帝
(—公元前2225年)(三皇为燧人,伏羲、神农)
《史记》上对“三皇”未作记载,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2、燧人氏、黄帝、帝喾(固)高辛氏、阏伯
燧人为三皇之首,发明为钻木取火,但保存不容易,阏伯是黄帝的第四代孙,帝喾高辛氏的儿子,发明了保存火种.
3、燧人氏的神话传说及真实记载?
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商丘农村。
太阳公主拿出一块宝石(即燧石)送给燧人氏说:“这是一块会生火的宝石。燧人氏将宝石放在宫殿的案子上等它发火,等呀等,等了好久,宝石也没发出火来。燧人氏发火了:太阳公主怎么能哄我呢?于是勃然大怒,抓起宝石狠狠地向地上摔去。宝石落到地上,与地面的石头相撞,火花四溅,燧人氏见状恍然大悟。
燧人氏的神话传说及真实记载
还有一流传很广的传说,说是一万年以前,商丘这个地方叫燧明国。燧明国有一种树,叫燧木,云雾在树枝间出没升腾。有种叫猫头鹰的鸟,常用嘴去啄击燧木,燧木就发出灿烂的火花和火光。有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便折下燧木枝用燧木枝钻燧木,终于生出了火,这位圣人把火种保存下来的同时,也把这种取火的方式传授给了大家,大家对他无比尊敬,便称他为燧人氏,商丘的后人们把他尊称为火祖。
燧人氏的神话传说及真实记载
火祖燧人氏钻木取火的记载,最为权威的当数战国末期韩非子的《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因为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火的第一人,故人们把他称为火祖。同时,传说燧人氏诞生于商丘,其一生多活动于商丘,死后又葬于商丘,故他的坟墓被后人尊称为燧皇陵。巨大的墓冢前立有著名史学家愈传超题名的燧人氏陵石碑。
“天下第一陵”。
燧人氏在阏伯台的西北边发明了钻木取火法,并在这里筑起了一个高台——传教台。为了让天下黎民百姓都能学会取火、用火,又派明由、必育、陨丘、成博四位精明能干的部下到边远地区传教。
燧人氏为治理天下,传火、用火,积劳成疾,不幸暴死在商丘的传教台上。临死前说:“我生前在这里传教,死后将我埋在这里,让圣火一代代传下去,不断发扬光大。”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遵嘱将他葬在了那高高的传教台上。后来人们又为这位圣人建立祠堂,修了陵墓,植了松柏,称此陵为“天下第一陵”。
商丘风俗
古时的商丘,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商丘燧皇陵一带的村民有到陵前举行“取新火”拜火仪式和“添新土”的习俗
“取新火”拜火仪式在燧皇陵前,由祭司杀鸡酹酒,祭拜火祖,再把鸡血和所有的旧火灰带到陵后深埋,以示送走所有的灾难、不祥。
添新土”即是当地老百姓一直把燧皇陵亲切地称为“老爷坟”。朝拜火祖燧人氏之前先从家中用衣襟、手帕兜一包黄土,撒到“老爷坟”上,算是给火祖燧人氏添坟扫墓、烧香磕头,答谢敬拜,以盼火祖燧人氏保佑全家一年平安。
燧人氏的神话传说及真实记载
燧皇陵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原有陵冢、陵碑和大殿、东西厢房,神道有牌坊、功德碑、石像生等,古柏参天,郁郁葱葱。后毁于战火和黄河多次泛滥冲刷淤积。1992年春,商丘县(1997年改为睢阳区)委、县政府对燧皇陵进行重修。陵前有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所题“燧人氏陵”石碑一通。2004年仲春,睢阳区委、区政府对燧皇陵再次进行大修,扩建了陵园,重修了陵冢和神道,增建了五拱石雕牌坊、仪门和阙门等,新修了火文化广场。陵冢四周汉白玉护栏间有十八幅精美的诗配画石刻浮雕,记述了自远古至今火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重大文化事项,解读了博大精深的火文化精髓。
商丘的商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