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产养殖培训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水产养殖培训心得体会 】是由【才艺人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水产养殖培训心得体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水产养殖培训心得体会
水产养殖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水产培训心得体会】
水产技术指导员的心得体会
我今年被选为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感到非常荣幸。在此项工作中本人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提高示范户的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此项工作中本人深有体会,要做好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应抓好以下五个基本点:
一、要深入调查,科学遴选示范户。深入农户调查农户的养殖情况,收入情况,采取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遴选出能够承担他们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的示范户。
二、要多学时的科技入户中,我们技术指导员既要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又要有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才能在给示范户的指导中提供正确的、有效的指导;要善于总结养殖户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养殖户学习,多向专家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
三、要做到“四勤”,即嘴勤、眼勤、脚勤、手勤。嘴勤就是多与示范户交流,多讲渔业方面的知识。眼勤就是多观察示范户的动态,多观察示范户的塘口状况。脚勤就是多跑示范户家,多跑示范户的鱼塘。手勤就是多记录,示范户记录好示范户手册,指导员记录好指导员手册。作为技术指导员,要始终把示范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指导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五、要多管齐下,强化培训示范户。对示范户的培训,不要仅局限于举办培训班这样的形式,电话个别指导、短信群发、召三五个示范户塘头聊天,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培训的内容上,既要有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更要有市场营销及国内最新养殖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示
晨上风处溶氧量高,下风处溶氧量低。
4、溶解氧的大小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①当溶解氧≤2㎎/l:最小临界值。水体易老化、发臭,鱼类易浮头、
窒死。
②当溶解氧介于2~5㎎/l:鱼类正常存活,但生长受抑制。
③当溶解氧≥5~8㎎/l:最大临界值。确保鱼类正常生存、繁殖、
充分生长。水生动物运动能力增强,摄食量增大,饵料系数降低,抵抗力增强,疾病减少,繁殖能力加强。
5、增氧机功能
①增氧:开机时由于水体的抛洒,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促进大
气中的氧气更多的溶入水体,使增氧机周围保持一个富氧区,达到救鱼的目的。②搅水:晴天中午开机,造成上下水层对流,能使上层水中的溶氧传到下层去,增加下层水的溶氧量。由于下午仍有光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可以继续向水中增氧。经过夜间池水自然对流后,上下水层溶氧均可保持较高水平,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翌晨浮头的威胁。一般傍晚不宜开机,因为这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即将停止,不能向水中增氧,由于开机后上下层水中溶氧均匀分布,上层溶氧降低后得不到补充,而下层溶氧又很快被消耗,结果反而加速了整个水体溶氧消耗的速度,翌晨池鱼更容易浮头。
③曝气:促进nh3、h2s等有害气体的逸散。
6、增氧机的作用
①晴天下午2时,开启1~2小时。
②连绵阴雨半夜开。
③傍晚不开,浮头早开。
④开机时间长短: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
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
二、水色:
(1)茶褐色;养殖的最佳水色。主要含有硅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藻、小球藻等,这些藻类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
(2)淡绿、翠绿或浓绿色(绿豆青);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主要含有绿藻(小球藻、海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
(3)黄绿色:该水色养殖的水产动物活力强,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主要含有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黄绿色水则兼备了硅藻水与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
(4)灰绿、灰蓝或暗绿色:老化池塘易发生,鱼类发病率高,但存活尚可。主要含有蓝绿藻,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呈现油膜状污物。
(5)红色:水中有大量原生动物或赤潮生物繁殖。
(6)浑浊、分层、黄泥色:该水色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慢,发病率高。水中藻类老化、胶状体、有机碎屑或泥沙微粒过多引起。
(7)黑褐色与酱油色;鱼池水质管理失调。如底质老化、投喂过量等原因造成的、鱼类易中毒死亡,发病率高。主要含有鞭毛藻、裸藻、褐藻等。
(8)黄色水;主要含有甲藻、金黄色等鞭毛藻。水体积累过多的有机
物,经细菌分解,酸碱度下降,不适合养鱼。
(9)白浊色或清色;鱼极易发病,存活率也低。主要含有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及有机碎屑和粘土微粒。
(10)澄清色;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或重金属、ph值低,无浮游动物,不适合养殖。
三、投饵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㈠投饵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1、对理化因子的影响
①透明度和溶解氧:水体悬浮物的增加和投饵两个因素,常会造成局部水域透明度下降。集中式的网箱养鱼使网箱区水域负荷量不断增加,该区域内的溶解氧水平明显下降,经常会出现鱼类“浮头”或“泛池”现象。一般发生这种情况的水域都已有3年以上的网箱养鱼历史。
②对水体营养物质的影响篇三:水产养殖培训报告
2015水产养殖技术总结
讲话稿
在上级有关开发部门的支持、关怀和督导下,大冶市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通过村干部的积极准备,经过村民的认真刻苦的学习,成功达成了此次培训活动的思想宗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概况
培训时间从10月份开始,在还地桥镇东风农场党群服务中心展开活动。培训组要内容为水产养殖技术。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本次技术培训结合实践以小龙虾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1、领导和组织工作认真仔细。
(一)领导有力、责任明确。
此次培训在镇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召开专门会议,从人员联络到班级筹建以上部门都全程跟踪指导,从教材定制、培训地点设置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接受和完成此次培训,既是镇委政府对我村村委会的信任,也是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责,更是面向“三农”迈出坚实的一步。为保质、保量完成此项任务。
(二)精心组织、计划明确
在明确培训内容及培训对象后,根据水产养殖技术日常生产需求及培训任务的要求,结合所选地方的实际情况,及时安排好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的各项计划和各期具体任务,并尽可能的使活动和生产季节相结合,计划制定后,及时报镇政府备案。并保证此次活动所需书籍的种类齐全。保证读书活动设置科学合理,贴近生产,培训内容通俗适用。
(三)强化管理、组织有序
在资金使用方面严格按照市镇有关文件执行,做到专款专用、厉行节约,严格按文件规定列支。在培训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与归档,为培训按期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龙虾养殖经验和心得:
龙虾养殖除了选择好优良品种外,养殖技术是关键,龙虾的高产要领分如下几点:
一、选择好优良品种
二、要有先进的养殖技术
龙虾属小型个体水产动物,不能像鱼那样长到十多斤重,它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是要靠繁殖,一批一批的产卵、孵化、长大达到养殖池的高密度以后,再一批一批的销售,成几何式的发展来达到我们的高产目的。所以养殖龙虾不是单一的养殖技术,而是一种繁殖和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三、要科学的饲养管理
(1)做好防逃设施,严防逃跑。
(2)管理好水质,测试水质酸碱度和透明度,防止水体缺氧和水质污染。
(3)种植好水草,给龙虾创造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水草也是龙虾的食物,可以降低
养殖成本

总的来看,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还存在一些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养殖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处理问题,表现出养殖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2)知识仍由较大欠缺,学习渠道较少。
4、下一步打算
工作和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养殖工作做好,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
(一)继续做好养殖日常养殖工作。
(二)学习相关水电知识,确保基地水电故障是自己有用武之地。
(四)加强安全生产,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身为养殖工作者的我将来也时刻保持敬业乐业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和创新!为社会贡献自己所有力量。
【篇二:水产学习体会】
水产学习体会
一、溶氧问题
1、水体溶氧的来源:贫营养型及流水型水体的增氧的主要来源是
大气溶入为主;富营养型水体主要是光合作用为主。
2、在自然条件静水养殖水体中溶氧的总收入:一是光合作用增氧
约占89%;二是空气溶入增氧约占7%;三是水补给增氧约占4%。水体耗氧:一是生物呼吸及有机物分解耗氧约占80~90%以上;二是鱼类耗氧量约占5~15%;三是逸散进入空气耗氧量约占
%。
3、水体溶氧的变化规律:
①溶氧分布的日变化:水体溶氧的最大值出现在日落之前,最小值
出现在日出之前。
②溶氧的垂直分布规律:
a、晴天中午及下午,溶氧的饱和度达200%以上;底层水中溶氧
饱和度仅40~80%;中层水中溶氧随深度增加急剧减少,由此,形成溶氧的“跃变层”。
b、夜间,溶氧不断下降,垂直分布趋于均一。
③无风作用下,溶氧的水平分布均一;有风作用下,溶氧的水平分
布出现不均一状态:白天上风处溶氧量低,下风处溶氧量高;经过夜间的水体对流,凌晨上风处溶氧量高,下风处溶氧量低。
4、溶解氧的大小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①当溶解氧≤2㎎/l:最小临界值。水体易老化、发臭,鱼类易浮头、
窒死。
②当溶解氧介于2~5㎎/l:鱼类正常存活,但生长受抑制。
③当溶解氧≥5~8㎎/l:最大临界值。确保鱼类正常生存、繁殖、
充分生长。水生动物运动能力增强,摄食量增大,饵料系数降低,抵抗力增强,疾病减少,繁殖能力加强。
5、增氧机功能
①增氧:开机时由于水体的抛洒,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促进大
气中的氧气更多的溶入水体,使增氧机周围保持一个富氧区,达到救鱼的目的。
②搅水:晴天中午开机,造成上下水层对流,能使上层水中的溶氧传到下层去,增加下层水的溶氧量。由于下午仍有光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可以继续向水中增氧。经过夜间池水自然对流后,上下水层溶氧均可保持较高水平,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翌晨浮头的威胁。一般傍晚不宜开机,因为这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即将停止,不能向水中增氧,由于开机后上下层水中溶氧均匀分布,上层溶氧降低后得不到补充,而下层溶氧又很快被消耗,结果反而加速了整个水体溶氧消耗的速度,翌晨池鱼更容易浮头。
③曝气:促进nh3、h2s等有害气体的逸散。
6、增氧机的作用
①晴天下午2时,开启1~2小时。
②连绵阴雨半夜开。
③傍晚不开,浮头早开。
④开机时间长短: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
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
二、水色:

水产养殖培训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才艺人生
  • 文件大小2.28 MB
  • 时间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