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关于曹禺《雷雨》中繁漪的悲剧形象分析 】是由【gorynic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曹禺《雷雨》中繁漪的悲剧形象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关于曹禺《雷雨》中繁漪的悲剧形象分析
贾多芬(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曹禺的四幕话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周繁漪,是一个不同于以往所有文学形象的人物,一个封建与资产阶级性质同时具备的角色,一个渴望被爱、孤独、有复仇心理的女性。正是因为如此,繁漪所产生的悲剧力量震撼了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雷雨》中的繁漪是不同于曹禺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她是自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女性形象。其鲜明特色在于爱与恨两种极端相结合的性格,其复杂蕴涵则在于封建书香门第的等级观念与资产阶级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共存,因而深切地显现出人性的矛盾性。在此,我们将对独一无二的繁漪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雷雨繁漪封建资产阶级新女性抗争
一、繁漪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的分析
繁漪出生于书香门第,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富家小姐,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五四运动的思想的传播,在历史潮流中经历了几次社会的思想浪潮,因此代表了当时这一类处于变革期的典型女子。同时她的家庭是封建式的家庭,因此这为她封建性与资产阶级性都埋下了种子。也可以说,时代给繁漪注入了活力,给了她敢于反抗当时不平等社会的勇气。年轻漂亮的繁漪同样具有少女活泼、憧憬美好生活的特点,当然这些仅限于她嫁入周公馆之前。繁漪的活泼天性伴随着她嫁给周朴园后逐渐消失,留下的只有被压迫后的抗争和怨恨。繁漪的封建性在她看待周冲与四凤的爱情时体现得最为明显。她看不上作为丫鬟的四凤,阻止周冲与四凤的爱情,为周冲选择伴侣时明确表态不会选四凤这样的低等丫鬟,说到底还是她生活的环境影响的,封建式的书香门第在她身上体现了出来。而她的资产阶级性质在受到当时新思想的影响后为反抗周朴园的压迫很好地体现了出来。三次违背周朴园家长式作风的命令,不肯喝药,不看医生,最后则破釜沉舟地指责和抱怨。繁漪有自己的想法使她不甘做周朴园的附属品才会反抗寻求感情寄托。繁漪之所以有不光彩的恋爱,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可以说是出于她的社会地位所迫。在她日常的生活中,没有人会感受并接受她的爱,因此她自己寻找目标,一旦找到就如同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抓住不放。
二、繁漪的“雷雨”性格分析
《雷雨》中的繁漪,改变了以前我们眼中温文尔雅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她的身上表现出的是与其截然不同的冷酷与狠毒,让人望而生畏而不是尊敬与亲切。繁漪与周朴园是没有爱情的爱情,与周萍是畸形的爱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种被视为乱伦般的爱情使得悲剧肯定会发生,她那颗矛盾的心是根本无法与当时依然强大的不公平社会对抗的,所以这所谓的爱情只能如同昙花一现迅速凋零。繁漪的“雷雨”性格体现在她与周朴园、周萍的感情纠葛上。首先,繁漪对周朴园的不满,一步一步逐渐加深,最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所有人物聚齐的时候她终于完全撕碎了周朴园的伪善面具,显示出决然果断的性格。其次,繁漪与周萍的关系她自己心知肚明,不想将这段感情暴露在阳光之下,反复强调“屋子里闹鬼”,但她为了自己的欲望又敢不顾社会伦理的束缚,在这个时候她的感性认识已替代了她的理性认知,表现出她的内心所想,她希望在死气沉沉的周公馆中找到被爱的感觉,有她自己存在下去的意义和动力。然而,和她在一起的周萍却与她有着不一样的思想,当周萍想与她分手结束这见不得光的感情时,她彻底激怒了,反驳着周萍也反驳着这个世界”。而且当她知道周萍另有所爱,绝不把她放在心上时,她绝望了,同时也决定破釜沉舟掀起周公馆的暴风雨,即使自己没有希望也不给别人希望,将周公馆的所有人推向深渊。繁漪在可悲的同时也可气,她只想自己有血有肉地活着却不顾别人的幸福,周冲是她一手造成的最无辜的牺牲品,在文中她不仅表现出了了极端的爱也表现出了极端的恨,成功地塑造了她“雷雨”式的性格。
三、繁漪在现实中的行为的分析
受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当时很多有先进思想的女性以天下为己任,为女性的自由而拼搏追求平等的世界,但是繁漪的思想却没能完全转换过来,她的情感世界还是自私自利的。可能她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是片面的、不够彻底的,她常随心所欲做些不正当的行为。为了自己心中的欲望,不择手段,甚至利用上了自己的孩子,这让周萍反感并厌恶最后远离。但她依然没有自省还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偏激的思想做事。繁漪想尽一切办法要得到周萍的爱,当她提出与四凤“共侍一夫”时是亮出了她的底线,这也体现出了她在追求幸福时的软弱性。但最后得不到周萍的爱情时,竟然将仇恨的目光转向无辜的四凤的做法,表现出了她性格中的阴毒和冷酷的一面,并没有当时新女性在接受精神洗礼后的伟大抱负以及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在《雷雨》中,繁漪最大的行为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她与周萍的感情。因此,在对待周萍的态度上,繁漪在剧中的种种表现都是希望得到自己的爱,然而她希望周萍有所反应却是来自于她对待周朴园逼迫她喝药看医生的琐事上,可惜周萍无动于衷。繁漪才貌双全理应受到人们的追求和关注,被周朴园娶到周公馆后,繁漪像周朴园的私人物品一样不被外人所知空有一身才情,繁漪不甘自己如同活死人一般过完一生,开始想尽办法寻找自己的新鲜空气。年轻的周萍身上的青年男士的气息深深吸引了繁漪,从此改变了繁漪的生活,也是悲剧演绎的真正开始。在周萍这里,懦弱的他怕父亲的责备弟弟的失望选择了背叛繁漪的感情,最终伤了繁漪满怀希望的心。繁漪仍然每天在周公馆生活着,这也就使繁漪的悲剧加重加深。尤其在得知周萍与四风的关系后,繁漪试图重新找回周萍的爱,她招来侍萍带走四凤阻隔周萍与四风的联系,希望周萍能留下来陪自己,得到的却是周萍冷冷的宣布和无情的判决。此时的繁漪在周公馆中已无自己的爱情希望,于是她如同地狱的修罗不顾一切地报复,让人同情和愤慨。最后周公馆被她催动的暴风雨无情地湮灭,结束了两代人的恩怨也撼动了根深蒂固的中国人的劣根思想。
四、结语
总而言之,繁漪的命运是可悲的。在物质上,繁漪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也是她不愿舍弃、抛开一切走出周公馆的最大障碍。她无法忍受一无所有的状态,最后造就了她只能被关在周公馆中终其一生。在精神上,繁漪一生空虚没有生机与活力,她生活的时代决定了她具有双重性格,如同铁屋子一般的周公馆湮灭了繁漪身上的生机,磨掉了她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但是她又不甘静静“等死”最后只得寄希望于周萍的爱情。周朴园的凶狠以及周太太的身份隔断了繁漪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将她的生活范围局限在周公馆以内,过着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雷雨》中的繁漪在周公馆中处于弱势、被摧残的地位,因此,她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繁漪是可悲的,距离周朴园最近而受到最严重的摧残,渴望爱情而不得,追求独立却被束缚种种遭遇都让这个人物被读者同情和感慨。读完《雷雨》,繁漪可怜可悲可悯的鲜活人物形象让人感慨万千也让人引起无数遐想。
参考文献:
,1,“雷雨”性格及悲剧根源,J,.文学教育(中),2010(06).
,2,——繁漪形象之再解,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
,3,蒋清凤.“雷雨式人物”面面观——繁漪悲剧性格新探,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4,“雷雨”性格,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03),
,5,——解读《雷雨》中的繁漪的悲剧成因,J,.科技信息,2010(01).
,6,《<雷雨>人物谈》——和钱谷融同志商榷,J,.文学评论,1962(06).
关于曹禺《雷雨》中繁漪的悲剧形象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