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内涵、特征与价值
摘要: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指职业院校的所有制包括公有制和私有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特征是:资本来源多元化、治理结构法人化、治理模式市场化,其价值主要是:提高职业院校的资本供给、增强职业院校的运行效率、改善职业院校的治理效率、协调职业院校的利益分配。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内涵;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05-05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目前人们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并不清晰,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就显得十分迫切。在本文,我们将讨论以下问题:何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有何价值?
一、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内涵
界定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范畴,是研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前提。如果我们要定义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就应该明确混合所有制的内涵。混合所有制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进行理解。
从宏观的角度看,混合所有制是指整个社会经济的所有制包括公有制和私有制。所谓公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所谓私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我国选择混合所有制,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实践表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从微观的角度看,混合所有制是指企业的所有制包括公有制和私有制。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本构成不仅包括公有资本,还包括私有资本或外资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一般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应该明确指出的是,混合所有制不等于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说明的是企业资本来自公有制和私有制,与企业的所有权相联系;股份制说明的是企业资本的实现方式,与企业的经营权相联系[1]。在采用股份制的企业中,由于资本来源的分散,带来了经营上的难题。为此,企业的所有股东一般将经营权委托给职业经理人。这就导致了股份制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此?a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企业一般通过完善治理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混合所有制在我国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那么,何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我们认为,所谓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指职业院校的所有制包括公有制和私有制。对此,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进行理解。
从宏观的角度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指职业院校包括公立职业院校和私立职业院校。所谓公立职业院校,是指职业院校的资本由劳动者共同所有;所谓私立职业院校,是指职业院校的资本归个人所有。在我国,人们习惯将私立职业院校称为“民办职业院校”。根据《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13年我国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12262所,其中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2482所,%;高职(专科)院校数1321所,其中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数325所,%。可见,我国已经基本形式了公办职业院校为主体,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职业院校已经是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我国选择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实践表明,以公办职业院校为主体、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微观的角度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指职业院校的资本不仅包括公有资本,还包括私有资本或外资资本。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只有公有资本或者非公有资本,不能称之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一般而言,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宜采用股份制。股份制将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了分离,有利于资本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校长的职业化,有利于学校治理的现代化。不过,股份制也给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带来了委托代理问题,这就要求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完善治理结构。职业院校可以在多个层次实行混合所有制,如学校、专业、实践基地、学生宿舍等。也就是说,不论职业院校在哪个
我国近十年老年教育研究述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