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杜十娘悲剧成因考察.ppt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杜十娘悲剧成因考察
中文4101
唐桢、秦倩倩、黄嘉琦
简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据考证,该小说是冯梦龙根据同时代的文人宋懋澄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的,属明代的"拟话本"。
主要内容是: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该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
1
社会原因
2
3
遇人不淑
4
百宝箱的意象解读
大三悲剧成因
个人原因
晚明时期, 金钱力量的上升,这是社会经济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金钱冲击着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意识,旧有的等级、尊卑等秩序不再牢不可破。
一、金钱力量的上升
1
二、妇女地位
封建社会, 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在中国的封建家庭,妻妾都是男人的奴隶。因此,在不平等的前提下,是难以产生爱情的。
妓女本身的商品属性(货色)是害死杜十娘的重要杀手。
三、封建礼教
自由、平等意识薄弱,门第观念依旧强烈。。
“元明以来, 统治者对于官吏及其子孙与乐户妓女通婚之事有着明确严格的的限制,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三条婚姻条规定:‘凡官吏娶乐人(妓女)为妻妾者, 杖六十, 并离异;若官员子孙娶者, 罚亦同之。’”
四、男权主义至上
古代三妻四妾的婚姻传统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 脸如莲萼”、“唇似樱桃”之类的语汇来描绘主人公的外貌, 从女性的视角来剖析, 这种语汇脂粉气浓,风云气少, 设色浓丽, 充满色情暗示 , 颇有来自一名嫖目光的情调。
2
“遇人不淑”
李甲(太学生):懦弱、无主见、碌碌蠢材
孙富(商贾):贪恋美色、狡诈
李父(封建家长):门第观念、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3
杜十娘的个人原因
·“爱情贞节”观念:好女不嫁二夫、烈女不更二夫
·性格:具有阳刚之美,满怀真情,追求一定程度的人格尊严。(冷笑一声、迎新送旧妆、“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当杜十娘发现所爱的人已经变心负情, 不值得再爱,她选择了最激烈的反抗方式——投江自尽。
·奴性意识:①、杜十娘将自己的生存价值全部维系于她所钟爱的李甲身上。②李甲在结识杜十娘之前已娶妻, 杜十娘也甘愿做李甲的妾……她们对爱人的另有所欢, 从未有一句抱怨而是欣然接受。
“百宝箱”意象解读
一、四次出现
1
2
3
4
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出杜十娘的300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私蓄的150两碎银,终于感动了柳遇春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
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
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调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20两白银,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50两充当行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箱又一次坠入五里雾中。

杜十娘悲剧成因考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6.62 MB
  • 时间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