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储光羲的生平事迹介绍.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储光羲的生平事迹介绍 】是由【da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储光羲的生平事迹介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储光羲的生平事迹介绍
储光羲概述
储光羲天宝末,奉使至范阳。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强兵劲卒,正主动打算发动叛乱,而唐玄宗委任权□,荒于政事。储光羲途经邯郸,作《效古》二首写途中所见:“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妇女役州县,丁壮事征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稼穑既殄灭,川泽复枯槁。”并自抒怀抱说:“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足空夷犹。”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又有《观范阳递俘》诗说:“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对朝廷的昏聩,安禄山的野心,了如指掌。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储光羲人物评价
《河岳英灵集》评储光羲诗,说他“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
储光羲气”;并把他与王昌龄同日而语,认为“两贤气同体别”,都是能够继承曹(植)、刘(桢)、潘(岳)、陆(机)的“风骨”的。储光羲的诗以描写田园山水闻名。如《牧童词》、《钓鱼湾》、《田家即事》、《同王十三维偶然作》、《田家杂兴》等,风格朴实,能够寓细致缜密的视察于浑厚的气韵之中,在表现闲适情趣的同时,多少接触到一些农村的现实,生活气息比较深厚,给人以真实之感。
苏辙于唐代诗人中,特殊推重储光羲。《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诗“源出陶潜,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行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储光羲作品赏析
(一)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小伙子,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鱼湾,着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到来。一二句写暮春季节钓鱼湾的动人景色。点缀在绿荫中的几树红杏,花满枝头,不胜繁丽。这时,暮色渐浓,那小伙子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了钓鱼湾。他把船缆轻轻地系在杨树桩上以后,就起先“垂钓”了。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他怎样摆布钓杆,故作冷静,还是掩饰不了内心的忐忑担心。杏花的纷纷繁繁,正好衬托了他此刻急迫的神情。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进一步写小伙子的内心活动。这一联富有民歌风味的诗句,包孕着耐人寻思的双关情意:表面上是说他在垂钓时,俯首碧潭,水清见底,因而怀疑水浅会没有鱼来上钩;蓦然见到荷叶摇摆,才得知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事实上是暗喻小伙子这次约会成败难卜,“疑水浅”无鱼,是担忧路程多阻,姑娘也许来不成了。一见“荷动”,又误以为姑娘轻划小船践约来了,眼前不觉一亮;谁知细看之下,却原来是水底鱼散,心头又不免一沉,悲观怅惘之情不觉在潜滋暗长。这里,刻划小伙子在爱情的期盼中那种既充溢向往快乐、又略带担忧疑惧的非常微妙的心理改变,真可谓丝丝入扣,维妙维肖。
读者或许要问:前四句明明写垂钓情景,而却偏说是写爱情,是不是附会?否。因为诗的最终两句点明:“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诗人为什么不把这两句点明爱情的诗,开宗明义地放到篇首呢?这就是诗的结构艺术之妙,假如把最终两句放到篇首,诗来气脉尽露,一览无余;再没有委婉的情致。而且这样一来,那一联双关句,势必成为结尾,使语意隧然中断,漫无着落,不能收住全诗。现在这样结尾,从全诗意脉结构来看,却极尽山回路转、云谲雾诡、改变腾挪之妙。它使前面钓“垂钓”,一下子变成含情的活动,也使“疑”、“知”等心理描写,和爱情联系起来,从而具备了双关的特色。
诗就在袅袅的余情、浓郁的春光中结束了。你看,在夕阳的反照下,绿柳依依,扁舟轻荡,那小伙子时而低头整理着钓丝,时而深情凝视着远处闪闪的波光mdash;他心上的情人。“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简直是一幅永恒的图画,一个最具美感的镜头,将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二)江南曲四首(其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纳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爽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这里的“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忱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江面上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只只晚归的小船漂浮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唤,那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喊声、嘻笑声hellip;hellip;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建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的寻求伴侣的青年男女之间,表现出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许坦露自己的心事,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困难的心理和美妙的愿望。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给予景物以恰当的感情,从而创建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动,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便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终归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测不定、留有余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状态。“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这话倒是颇有深意的。
最终,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假如不是从考证的观点动身去推断正误,而是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当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其次,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那虽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亦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调就更显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别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宜于一气读下。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产生于魏晋南北朝,在盛唐时期得以发展,到了宋代成为诗人普遍描写的题材。追溯它的渊源,应当说东晋的陶渊明和后来的谢灵运是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柳宗元、聂夷中、韦应物、杜甫、范成大等诸大家都有曾取法陶渊明、谢灵运。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宏大的诗人,也是见诸于史册的大旅行家,他的诗充溢了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爽自然、安静的韵味,一改魏晋南北朝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唐以前的山水田园诗大都是以隐士幽人的身份咏物抒情的,而储光羲的田园诗则是以田父野老代替隐士幽人,但也没有完全蜕掉隐士之气,杜甫的田园诗则完全用野老的身份观物抒情,在抒的方式上对王维、孟浩然的诗作了较大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真正堪称田园诗大家的应首推南宋时期的范成大,他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是中国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
五言诗从山水田园发展沿革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它与作者生活的时代,生活的经验是分不开的。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时期,原来就爱好山林田野的陶渊明,在三十多年的官场争斗中,深感不适,厌弃了尘俗因名利的喧嚣,憧憬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所以他在《归田园居》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马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榆柳荫后榴,桃李罗堂前,暖暖过错人村,诊诊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空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归隐田园,摆脱世俗拘束,憧憬自由而心满足足,快慰的心境。看了“储光羲事迹”的人还看了:
《答王十三维》
《咏山泉》的阅读题答案

|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爱情文学|儿童文学在线阅读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储光羲的生平事迹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as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10-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