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月伍Ⅱ【哐.
文章编号:———
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杨亚楠,陈会广,陈利根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文章在阐述低碳经济的理论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和问
题,通过对二者目标一致性分析以及对在城市土地利用中,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性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基
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
,肌, ,
:. .
. , —
. .
. —
.
—.
: —; ;
目前中国城市化已进人了快速发展阶段。地集约利用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低碳
年中国城市的个数为个;中国城市人口已经从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
年的万人增加到年万人;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与土地集约利用有共
市化水平由年的.% 增加到年同的目标。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是实现城市
.% ,。数据来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个战略选择。
源于《中由城镇
低碳经济理论
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在城市化过程中,
城市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既是生产要素,又. 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
是物质载体,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低碳经济应追溯至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
要的基础作用。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的基框架公约》和年的《京都议定书》,它最早见诸政
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走府文件时是在年月日的英国能源白皮书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然而,中国在实现城市土《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Ⅲ中首先
地集约利用的实践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土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并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
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
收稿日期:——产出。⋯年悬而未决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杨亚楠一女,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预示着世界经济“低碳化”的国际规则形成。年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月日
通讯联系人:陈会广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 .
第年卷第月期杨亚楠等·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仉
.
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关注走适合于本国发展现状因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
的低碳经济之路胡锦涛于年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基
日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发础,着眼于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城
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市土地利用行为具有外部性,良好的城市土地利用结
会”的建议,并指出中国“要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构利于消除外部不经济,增强外部经济,提高聚集经
年两会期间,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济效益,使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提高。【训
发展低碳经济列入政府今年工作重点之一。哥本哈王家庭,季凯文认为所谓城市土地集约
根会议召开之后,低碳经济在国内逐渐成为了一个利用,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下,
热点话题。根据城市的定位及发展目标,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
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基础上,
. 低碳经济的内涵
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
提,通过适度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
追求绿色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
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以期取得良好
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
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土地利用模式。【】
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不仅包括技术层面,
通过以上学者的意见可以得出,城市土地集约
还包括调整社会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低碳经济
利用包括四方面内涵:城市用地产出水平不断
的发展模式是三低三高,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提高;通过合理规划,调整土地内部结构,从而
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更充分地利用土地;通过多功能混合使用方式,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
提高土地的使用密度;最终需要经济、社会、环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
境三者的统一。
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食管癌的浸润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