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学修养与爱情观 】是由【儒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学修养与爱情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文学修养与爱情观
《文学修养》论文
题目:刍议文学的爱情观教育作用
生的情感,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恋爱观、价值观,从而有利于建构他们的幸福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是文学修养与爱情题材作品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品味爱情经典,领略人生真谛
(一)了解爱情的美好
,爱情能给人们带来情绪上的欢愉,精神上的激励生活上的充实和幸福,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干百年来,多少人为之陶醉。为之向往,为之苦苦追寻,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序的爱情冲动和爱情体验。[3]。
《诗经》的《静女》一诗描述男女初次约会时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女主人公故意躲在城楼不出现,让男友焦灼万分。然后突然跳出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大概就是“爱屋及乌”吧。这首诗是爱情生活最自然也最富有诗意的表现。,美丽而不妖冶。林觉民在《与妻书》一文中,回忆了与妻子的“双栖”生活,在这里,,唤起读者对健康爱情生活的向往。
这些爱情篇目,,使学生徜徉在情感的历程中,并从中得到一次人文主义的熏陶。也为解读更复杂的人生打下基础。
(二)理解爱情的责任与义务
爱情的责任具体的说,就是对对方负责、对家庭负责,进而对社会负责,因此,爱情的义务,就是双方为了爱情都应该有所付出、有所奉献、甚至做出牺牲。《诗经》中的《卫风·氓》以一个怨妇的自述谴责了男子喜新厌旧、始乱终弃的丑恶行为。通过品读,使学生认识到“爱,是一种责任”。《雷雨》中的周朴园,先是爱上侍女鲁侍萍,。然而,这新娶来的妻子却与他同床异梦。爱上了他的儿子……这种玩弄女性,道德沦丧的人是注定不能享受爱情的甜蜜的。还有《廊桥遗梦》这部爱情小说,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向我们指出了一种人生的选择、一种人生理想。它道出了人们生活中的真谛:爱情都是赋有责任和义务的,是对他人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甚至是国家的责任。在爱情中每个人都不能够脱离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而自私地只为了自己。
这些文学作品让大学生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理解爱情的真正内涵:爱情也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
(三)理解爱情的忠贞专一
爱情是一种精神生活,也是一种行为表现,因此,爱情还必须受到社会道德的规范。诚实守信、忠贞专一是爱情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忠贞爱情,读来实在感人。刘兰芝,以死来表达对丈夫忠贞的爱。而焦仲卿最后“自挂东南枝”,同样以死来表达对妻子的专一。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刘焦之爱,尽管对他们的抗争方式表示否定,但更多的则是被他们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所感动。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一个14岁少女,为了爱情,竟能勇敢地面对墓中的恐怖与死亡的威胁。为忠于爱情,他们视死如归,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爱情。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歌颂了牛郎织女这对情人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读来令人感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是爱情忠贞专一的誓言。爱情之所以美妙迷人,很重要的原因是她的忠贞专。中国人向来对爱情婚姻持严肃的态度.“海桔石烂永不变心”的爱恋,能给人以崇高的情操力量和伟大的道德力量[4]。
(四)理解爱请的独立与平等
爱情是两个独立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情感。没有人格的独立和平等,就不会有美好的爱情。《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追求的正是真挚的爱情,“静而思之,躬自悼矣”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而是在总结出“无与士耽”“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义无反顾地离开丈夫,开始新的生活。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告诉我们,像凌霄花那样攀附式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像痴情的鸟儿那样夫唱妇随,由于缺乏个性,也不是真正的爱情,至于“像泉流”“险峰”“日光”“春雨”那样的爱情。尽管它可以给情侣带来慰藉和“衬托他的威仪”。由于女性始终处于陪衬的地位。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橡树之与木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两人“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各自独立,“又终身相依”。
对物质的追求和向往本也无可厚非,但过分强调物质而忽略精神的追求是绝不可取的。有些大
学生因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贪图安逸舒适的生活。“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一定要及时地纠正这种错误的想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理解爱情与事业的统一
爱情不仅是两相厮守,也不仅是罗曼谛克。,一个人不能只为爱情而活着。应该有更为远大的追求。秦观的《鹊桥仙》虽然也表达了留恋难舍的惜别之情。但作者在结尾却爆发出了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终日沉浸在卿卿我我中。革命先辈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面前,爱情的价值是远远不能相比的。《与妻书》。受伤被俘。他在就义前给爱妻的信中表达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同时也启发爱妻要“以天下人为念”,要“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顾惜。孙犁的《荷花淀》同样也表现了这一内容。水生嫂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豪言壮语。而表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珍视校园爱情,塑造健全人格
(一)欲望与真情
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不仅是自然生理需求的冲动和相互需要,更是志趣的相投和心灵的相通,是基于对对方的人格素质、品质趣味等的互相爱慕所产生的感情及由此引发的为对方奉献的激情。真爱的特征是:无私、奉献、坦诚、深沉、礼貌、谦恭、尊重、能容纳、承认竞争,失恋会痛苦但不会怨恨、伤人。而欲望的占有特征为自私、诱骗、强硬、轻浮、纠缠、胁迫、专横、不容竞争,志在必得,成则得意忘形,败则反目为仇。
爱一个人,需要真诚。只有真诚的两颗心才能结合在一起。当你在爱情中付出的点点滴滴都是出自真诚的,对方会被深深地感应,从中得知你的心。爱情很神奇,也许很多时候不需要说些什么,那是一种心灵的交汇。在爱情中表达一颗真诚的心,让对方明白你的心意,就能让对方为之感动。当开始一段爱情时,请不要忘记,拿出一颗真诚的心,因为真诚是爱情的基础。
(二)游戏与责任
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责任心的生灵,恋爱是培养个人责任心的重要机会。对恋人的负责就是对他人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有的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甚
至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个人的魅力,搞多角恋爱,最后引起纷争、不幸甚至是灾难,最终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5]。
当一个人对亲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于整个人类丧失了责任感的时候,他大概也就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品德和资格了。我们可以淡化我们的欲望,淡化我们的名利,淡化我们生活中的矛盾,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够也不应该淡化我们的责任。
(三)索取与奉献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6]。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对方缔造幸福。疲惫之时,你会像亲人一样默默地照顾着他;危难之际,你会奋不顾身地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牺牲是爱情的升华,当我们学会奉献,学会付出的时候,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三)挫折与历练
在恋爱中,我们要培养爱的责任,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要培养处理爱情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失恋带来的痛苦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是大多数恋爱的必然结果,我们既然不能选择恋爱失败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挫折的态度。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以理智的思维去控制,将恋爱建立在健康和成熟的基础上,这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熟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以自己懵懂的感觉去追求爱情,走上恋爱的道路,他们在欢笑与泪水中不断成长,谱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
(四)独立与平等
爱首先要有尊严,爱应建立在乎等的基础上,但不是物质和其他外在条件上的等同,而是心灵上的平等[7]。恋爱的双方在真诚、高尚的互爱中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人格为前提。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
其次,相爱的双方要有精神上、情趣上的共同理想与追求。自愿互爱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男女双方出于自觉自愿、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会促使爱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一代,他们肩负着中国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异域文化的大量渗透,人们思想的日益开放,大学生婚恋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在大学文学的教学当中,应该把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融入有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流的爱情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文学修养与爱情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