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论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论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论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
摘要: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严格遵守宪法规定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依法治国需要强大宪法的支持。当前我国执行宪法时,存在公民宪法意识缺乏、宪法修改易受政策因素左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监督机制和制度匮乏等问题。加强宪法实施要从宣传和培养宪法意识、健全和完善宪法适用渠道、建立违宪审查机制和树立宪法权威等方面着手,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之路。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核心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实,1999年3月我国就已经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时至今日,谈依法治国看似老生常谈,实则代表了我党治国思想的进步。依法治国中的“法”,在这个体系中,宪法是根本和依据。
依法治国有两个核心要求:要求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走向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要求我们政府的权力运作必须符合规则之治。所以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宪法之治,宪法是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基点。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就是要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成为一切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
,成为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
宪法中有五个款项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一是规定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是规定了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高原则:“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三是规定了宪法至上原则:“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四是规定了宪法的最高权威:“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五是论述了法大于权、法高于人的法治观念:“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由此不难看出,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依宪治国为基础。
法治的核心是规范政府行使权利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终极目标是实现民主和人权的最大化。宪法中关于民主和人权的内容是最全面的。依法治国必须要坚持法治,法治必须要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必须要宪法至上。也就是说,依法治国必须要坚持依宪治国。
首先,宪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组织、个人的活动总则。一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必须以宪法为基础,不能与宪法抵触。国家权利机关行使权利的根据是宪法规范或者宪法授权的法律规定
,执政党的行为亦是如此。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虽然我党为执政党,但也不能脱离和违背宪法,更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其次,宪法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法治就是经人们同意的统治就是民主的政治,而不是个人专断。”(1)这是一种契约精神,在这种契约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人民宪法在形式上确保了人民意志的反映。宪法至上也就是人民至上,也就是人民利益至上。保障人民利益至上必须要坚持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宪法应具有主人的权威。作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人民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若宪法不能保证绝对的权威,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就不能得到保证。再次,宪法
是公民的行为准则。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了国家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不能违背、脱离和凌驾于宪法之上:“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人民的民主和人权要想得到保障,必须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否则,若有凌驾于宪法之上的存在,就可以随时修改宪法,法律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依宪治国是法治精神落实最有效的途径和保障,更是依法治国的最高体现。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
要求依法治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同时党的领导又
须遵守宪法及其相关法律体系规定。宪法至上则是
民利益至上。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以宪法为基础,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决策。
法的修改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顺应
意,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
乎党和人民的意愿,党理所当然要带头执行,维护
法及其法律体系的权威。不能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则,必会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威信,破坏法律的
严。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存在疑问:到底是法
还是首长大。邓小平曾对此问题明确指出:“纠正不正
之风,打击犯罪活动中属于法律范围的问题,要用法
制来解决,由党直接管不合适。党要管党内纪律的问
题,法律范围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政府管。党干预太
多。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刚的坚持党
的领导并非是跳出法律规定之外,党也要在法律法规
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
的整体。党法分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更不是割
裂和矛盾的。要想使依法治国的内涵和精神成为全国
人民的共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意志,决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将司法权下放给法官,实行西方的司法
独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下的依宪治国才能真正实现具
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之路。

论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