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控制规范.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控制规范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控制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控制规范
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掌握标准
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掌握标准
徐州市审计局徐霄鹏
审计报告是指详细承办审计事项的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就审计工作的结果向其托付人、授权人或其他法定报告对象,提交的书面文件,它是审计工作状况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表达审计成果的主要形式。不同的审计主体、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以及不同的报告对象,其审计报告的性质、内容、法律效力以及编制方法等都是不同的。
本文所谈的审计报告主要是指国家审计中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交的审计报告,它是审计组在现场审计完毕后向其所在的审计机关提出的关于审计任务完成状况和审计结果的书面文件。
本文仅从审计报告的目的及作用,报告的编写要求,报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报告的质量掌握标准等几个根本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一、重现场审计,轻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缺乏正确、严谨的态度。
审计报告对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视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报告是整个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审计工作离不开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写作水平的凹凸,直接关系到审计机关的声誉,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它不仅只是个文字技巧问题,尤其要充分表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确引用国家的财经法规,全面反映审计实际工作,并要具备比拟标准、娴熟的文字技巧。审计报告的写作是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成果通过文字加以反映的一种手段,是对详细审计工作的综合和概括。目前的审计工作中,很多同志都存在着重现场审计,轻审计报告的错误熟悉,仍停留在只要查出问题,就是完成任务的阶段,仅仅满意于查出了多少问题,单纯的认为现场审计是审计业务,是真本领,对于撰写审计报告并不看重,认为问题查清了,抓准了,就是成绩,写出的审计报告事实表达不清晰,语言文字似是而非,法规条文引用不精确,令人不知所云。
审计报告的优劣,不仅表达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表达了审计人员的素养和水平。一
个单位的干部素养和水平较高,工作仔细负责,一丝不苟,作风踏实细致,必定能写出高水平的报告。假如水平不高,又不负责任,粗枝大叶,其所写的报告文也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假如我们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养,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那必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假如“数字清晰,文字糊涂”,不能正确地使用报告和作出正确的表达,那将事倍功半,有时还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审计报告的编写违反准则标准,消失较多问题,质量难以保证。
审计准则标准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章,根据既定规章依法、科学、有序、高效运行,从总体上提高审计业务质量。准则是标准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的保证。
审计组应当依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相关资料,在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核对的根底上,汇总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在审计工作底稿的根底上编写的,必需对审计过程形成的全部审计资料进展整理、分析、提炼、综合,对尚未查实的问题或证据缺乏的问题进展补充。
编制审计报告一般步骤为:
(-)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二)提炼审计资料,精选审计证据(三)争论编写提纲,草拟审计报告(四)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修订审计报告(五)对审计报告进展复核(六)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
目前的审计工作中,局部同志存在着不编审计工作底稿,或工作底稿不完整时,就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先于工作底稿产生,依据报告编写工作底稿的现象,导致了数字、事实不够真实牢靠,问题不够全面完整,内容与目的不全都,结论不够客观公正等问题。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的原始记录,是编写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在编写审计报告之前,应将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各种审计工作底稿进展归纳、整理、分类、分析。,且有相应的工作底稿支持。,并将其按不同的性质进展归类、汇总。,相应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看事实是否都已查清,相关的证据资料是否都已取得,所得的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写的审计报告,可以使审计报告将审计方案要解决的问题,到达的目的完成;审计报告所列的事项依据查证的材料编写,数字不准、事实模糊不清的不能编写进去,审计的主要问题不会消失失误和遗漏。使审计报告做到事实清晰,证据充分,所得结论正确。
三、编写的审计报告经不起推敲,缺乏仔细、严谨的文风。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应用公文的一种形式,具有目的明确,客观真实,符合法规,文字简明,体式全都等特点。表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事实、文字表达、数字、引用法规等正确;全面反映客观实际,突出重点问题;行文符合程序;文字精练通达等根本要求。端正写作态度;仔细修改初稿;遵守写作规定程序等文风。
目前的审计工作中,局部同志因重现场审计,轻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缺乏正确、严谨的态度,审计报告的编写违反准则标准状况,存在着审计报告内行看不明白,外行看不懂的问题,经不起推敲,不能到达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要求。
为了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报告的作用,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事实清晰,数据真实
审计报告所列的事实必需清晰,数据要精确、真实、牢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交代清晰。只有这样才便于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作出正确的评价和结论,才便于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精确理解审计报告。(二)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为了完整精确地反映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单位肯定时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作出正确评价,审计报告的内容必需完整。首先是报告的根本要素要齐全,其次是报告的详细内容要能够反映审计对象的实际状况。在完整的同时,还应突出重点,主次清楚。要抓主要问题,不能面面俱到。(三)层次清楚,构造合理
为了便于报告使用者阅读,以做出正确的推断和决策,审计报告应做到层次清楚,构造合理。层次清楚就是要将报告内容进展归类和条理化,每个段落既要有明确分工,相互之间又能联系;同类问题要集中在一段或一节内表述,而不应在同一段内说明不同类别的几个
问题,或将一个或一类问题分散在几个段落进展说明。构造合理,就是报告的内容框架应符合标准要求,主次问题排列合理。
一般模式
是主要问题在前,次要问题在后。在讲一个问题时要先说明事实,后定性,再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先摆状况,后评价,再提意见和建议。(四)证据充分,定性精确
审计报告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以证据来支持所列示的事实。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因此所用的证据材料必需牢靠、充分,足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意见。审计定性肯定要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引用的法律、法规依据要得当、精确,引文时除写明文件名称和文号外,还应将引用的有关条款写上,使审计报告对问题的评价和处理更有说服力。(五)文字简练,表述精确
由于审计报告是一种机关文书,应以说明问题为原则,文字表达要简练、精确,符合审计公文语体。在写审计报告时应尽量使用定性、定量、推断和反映程度的词汇,切记使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和夸大的语言。文字表述还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坚持原则是指审计报告应依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对审计事项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作出公正的评价,态度要鲜亮,不能模糊其词,对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地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不回避冲突,不避重就轻。实事求是是指审计报告所反映的状况和问题要真实,不随便扩大或者缩小;评价要恰如其分,在确定成绩的根底上指出存在的缺乏。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是简洁地按法论处,而还要从实际动身,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和所处的客观环境。
四、以《审计工程质量掌握方法》为根本,抓根底,讲实效,切实提高审计报告的编写水平。
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重视审计报告对于审计机关履行职责的作用,是国际审计进展的一个趋势。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由单纯的合法性审计向‘两个并重’转变,审计报告在表达审计成果,履行审计职责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必需高度重视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断提高报告质量。”
将审计报告从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文书变为审计机关对外公布的审计结果文书,能够全
面、完整地反映审计工作开展状况和审计结果,审计报告作为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向社会公布,是审计机关对外公布的审计法律文书。
要提高审计报告的编写质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必需以《审计工程质量掌握方法》为根本,在审计理念、审计治理审计质量和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根据“突出重点、分步推动、讲求实效”的原则,正视存在的问题,增加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抓根底,讲实效,踏踏实实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法制化,使国家审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王鲁公平编著,《有用审计应用文写作》。中国时代出版社,201*年7月出版。,《审计干部审计学问读本》。中国审计出版社,201*年6月出版。
扩展阅读: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掌握标准
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掌握标准
徐州市审计局徐霄鹏
审计报告是指详细承办审计事项的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就审计工作的结果向其托付人、授权人或其他法定报告对象,提交的书面文件,它是审计工作状况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表达审计成果的主要形式。不同的审计主体、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以及不同的报告对象,其审计报告的性质、内容、法律效力以及编制方法等都是不同的。
本文所谈的审计报告主要是指国家审计中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交的审计报告,它是审计组在现场审计完毕后向其所在的审计机关提出的关于审计任务完成状况和审计结果的书面文件。
本文仅从审计报告的目的及作用,报告的编写要求,报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报告的质量掌握标准等几个根本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一、重现场审计,轻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缺乏正确、严谨的态度。
审计报告对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视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报告是整个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审计工作离不开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写作水平的凹凸,直接关系到审计机关的声
誉,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它不仅只是个文字技巧问题,尤其要充分表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确引用国家的财经法规,全面反映审计实际工作,并要具备比拟标准、娴熟的文字技巧。审计报告的写作是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成果通过文字加以反映的一种手段,是对详细审计工作的综合和概括。
目前的审计工作中,很多同志都存在着重现场审计,轻审计报告的错误熟悉,仍停留在只要查出问题,就是完成任务的阶段,仅仅满意于查出了多少问题,单纯的认为现场审计是审计业务,是真本领,对于撰写审计报告并不看重,认为问题查清了,抓准了,就是成绩,写出的审计报告事实表达不清晰,语言文字似是而非,法规条文引用不精确,令人不知所云。
审计报告的优劣,不仅表达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表达了审计人员的素养和水平。一个单位的干部素养和水平较高,工作仔细负责,一丝不苟,作风踏实细致,必定能写出高水平的报告。假如水平不高,又不负责任,粗枝大叶,其所写的报告文也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假如我们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养,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那必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假如数字清晰,文字糊涂,不能正确地使用报告和作出正确的表达,那将事倍功半,有时还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审计报告的编写违反准则标准,消失较多问题,质量难以
保证。
审计准则标准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章,根据既定规章依法、科学、有序、高效运行,从总体上提高审计业务质量。准则是标准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的保证。
审计组应当依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相关资料,在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核对的根底上,汇总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在审计工作底稿的根底上编写的,必需对审计过程形成的全部审计资料进展整理、分析、提炼、综合,对尚未查实的问题或证据缺乏的问题进展补充。
编制审计报告一般步骤为:
(-)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二)提炼审计资料,精选审计证据(三)争论编写提纲,草拟审计报告(四)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修订审计报告(五)对审计报告进展复核(六)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
目前的审计工作中,局部同志存在着不编审计工作底稿,或工作底稿不完整时,就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先于工作底稿产生,依据报告编写工作底稿的现象,导致了数字、事实不够真实牢靠,问题不够全面完整,内容与目的不全都,结论不够客观公正等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的原始记录,是编写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在编写审计报告之前,应将审计工作底稿中的
各种审计工作底稿进展归纳、整理、分类、分析。
,且有相应的工作底稿支持。
,并将其按不同的性质进展归类、汇总。
,相应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看事实是否都已查清,相关的证据资料是否都已取得,所得的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写的审计报告,可以使审计报告将审计方案要解决的问题,到达的目的完成;审计报告所列的事项依据查证的材料编写,数字不准、事实模糊不清的不能编写进去,审计的主要问题不会消失失误和遗漏。使审计报告做到事实清晰,证据充分,所得结论正确。

审计报告的编写及质量控制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