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我国水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是由【琪官】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国水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国水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摘要:全面研究了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希望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水体污染;治理对策;可持续发展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污染的严重性尤为突出,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1我国水资源现状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且制约经济发展。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m3,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m3,是世界水平的1/4,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全国有10个省区人均水资源不足1000m3。(人均水资源不足1000m3为贫水国家,不足500m3为绝对贫水国家)。
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渡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两岸相互不兼顾。无法统筹考虑整个流域的用水秩序。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在水资源丰富的流域,居民浪费水的现象及其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匮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干涸,从而造成了居民无水可用的窘境,严重影响到了生活生产,也使生态环境和树木植被无法得到保障。
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造成降雨在全均降雨超过1000mm,甚至常年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mm。这种降雨的不均匀性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并最终导致了南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次,径流分布的不均匀也间接导致了国内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逐年加大,今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这导致水污染的事故频繁发生,2010年发生污染案1469起突发事件149起。同时由于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流湖水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2我国水污染现状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表明,地表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物污染较重。七大水系按照综合污染指数比较,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其中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断面中,Ⅰ~Ⅲ%,Ⅳ,Ⅴ%,劣Ⅴ%。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水质。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Ⅴ类水质断面占50%以上,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劣Ⅴ%,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支流污染普遍严重,淮河干流以Ⅳ类水体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质仍然较差,松花江水系以Ⅳ类水体为主,珠江水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良好,以Ⅱ类水体为主。
我国地下水污染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是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二是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三是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场渗漏的污染。其中农耕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的特征,未经利用和氮肥在经过地层时通过生物或化学转化成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长期饮用这种污染的地下水将可能导致氰紫症,食道癌等疾病的发生。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污染区仍然以人口密集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心区为主。
3水污染的来源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大量农药化肥的流失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通过农田径流又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的富营养化。未经安全处理的禽畜粪便直接排放或任意堆放,造成氮,磷污染所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在农业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导致水质恶化。
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染物种类多,处理难度大,如果这些废水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周边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行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
我国每年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所占比例逐年升高。%。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
4水处理的现状
根据住建部《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0年第四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中显示,截止2010年底,在654个设市城市中,已有607个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厂33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84万立方米/日;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688座,。36个大中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建有污水处理厂388座,处理能力达4428万立方米/日。这与2005年底,全国有383个城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91座相比,增加了1倍多,可见我国的污水处理的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
据统计,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增长到2006年的56%。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80%的污水处理率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中国江,。但眼下中国70%以上的江河湖泊遭到了污染。这些企业超标排污主要为COD,氨氮,总磷超标现象比较突出。
据估计,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干污泥量大约为600万吨,而且每年增长率为10%,如果城市污水得到全部处理,则将产生干污泥量为1000万吨。国内现有的处理方法有污泥浓缩和脱水。污泥经浓缩和脱水后一般含水率只能降低到8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正逐步要求污泥的含水率达到20%-30%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5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贯彻执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对健全的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对污水排放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违法排放的工业企业要从重处罚,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收取的排污费,排污权交易费等设立基金,用于扶持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减轻企业污水预处理的经济压力,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生活污水应树立全民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加强保护水环境的宣传。可建立累进加价的水价制度,通过经济杠杆,节约用水,减少排污。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和补贴,通过政策的扶持和改革,使污水处理企业走向市场化,增加其盈利能力,实现良性循环。
进行对流域的用水和排水进行整体规划,而不是每个城市只管流经自己城区的河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量调度和河湖疏浚方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各地都已划定了水功能区要严格执行水功能区划方案,禁止向饮用水源地排放。
“先污染,后治理”这种错误观念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但是治理水污染的代价远远高于控制水污染的代价。因此,各地区,个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深入,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同时改变人们偷排乱排的现象。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不足50%,重复利用率仅为20%左右,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严重浪费的局面。目前经过处理的污水已用于生产冷却水,生活杂用水以及园林绿化等领域。但还不够广泛,如将再生水经过处理达到地下水质标准进行地下水回灌,对其水源进行补充以备再用。加强推广建筑中水系统和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在工业园较集中的地区采取生活生产分质供水,提高对不同水质的利用程度,降低水处理成本。
社会产品的结构是由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性质,发展水平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状况。睡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以代替传统的产品。同时积极改进生产程序和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发展绿色产业,是减少工业水污染的根本途径。对生产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使得许多新项目也随之激增,给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对于新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都要进行可行性评估和生态评估,特别是对水资源污染状况的评估,对严重影响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且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应坚决杜绝此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应定期检查企业是否有偷排乱排行为。
通过对国外先进的水环境恢复技术,结合国情,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水环境恢复技术的理论,方式方法。加速环保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成套化和自动控制性能,大力开发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成套处理技术。通过生物技术与物理,化学手段的结合,加速水环境恢复的进程。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制度,保障环境处理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影响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污水处理正是防止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手段,而污水处理的持续发展是保证水资源长期不受污染和水资源持续再生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水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是严重的,长期的,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水污染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水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view-602042
我国水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