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山庭院课件.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西山庭院课件 】是由【yzhfg88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西山庭院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文本目录

1-1项目概况
1-2文化品位
1-3区位现状
1-4建筑语言

2-1景观分析
2-2道路分析
2-3空间功能

3-1院落单元
3-2单体设计
3-3户型拼接
四。规范
西山,京西风景环境之轴心 名校学府,千年文脉的腹地,引领人文精神的溯源颐和园,百望山、京密引水渠,厚重、,是京城最具有前景的理想居住领地
区位概念篇
北京市海淀区以历史、文化、风景为胜,本项目位于此京西上风上水之地,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附近,、周边
历史文脉丰富,并为中关村概念大区所涵盖。万科西山庭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风景秀丽的京密引水渠畔,圆明园西路
与五环路交叉口往北约300米,农大南路附近,南望中关村大街,北接上地高科技园区,北大、清华分布周围。
地段人群很大一部分属于知识阶层,有着较高教育程度,甚至留学背景的成功人士,他们以知识资本完成财富积累,
经历了漂泊和奋斗之后,对于更高品质住宅的要求便凸显出来,对“身心归宿”和“真正家园生活”的向往愈发迫切;他们在
对整个西方文化、社会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新的审视,“西山庭院”正是希望让他们在选择高品
质居所的同时,能够获得文化认同及精神上的归属感。
区位文脉分析
主题
在人文,友居,地域的态度下,
西山庭院,设计采纳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深宅大院——四合院的居住精神,院落与街坊的
亲切宜人的居住形态.
东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一些重视亲情,喜欢群居这样的特点,而西方主要是游牧民族成长起来的,他们喜欢开阔,喜欢独立;东方人重视亲情关系,所以家庭观念更重。我们在人居建设当中必须要考虑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我们简单地模仿不行。西山在这方面作到了让中国人更加喜欢的一种居住方式.
院落文化——四合院被现代文明所解构,其中所包含的审美要素变成了文化遗产被人们所缅怀,并升华为人们一系列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的载体。当东方遇到西方,现代吸纳传统,重新回到“庭院”的生活才有可能使仅仅是“集合”在一起的人群变成友善的邻居。构建新的居住群落,和谐自然的人居关系,强调邻里的生活氛围,人以群分的相聚相融,通过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创造出一个友善、轻松的居住氛围,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一特定人群共同的价值取向及社会功能,使得同一屋檐下的“业主们”在充分享有私密空间的同时,通过健康、丰富的人际交往,实现人的社会属性;寻找真正“家”的感觉,“小家”与“大家”的融合;
规划设计篇
新城市主义起源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至2O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进程伴随着小汽车时代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充足,
很多美国人的居住方式转变为居住在郊区,工
作在城市中心。这种生活分离的郊区开发模式
替代了传统社区开发模式,被称为“城市蔓延”
或者称为“现代主义。然而现代主义的生活方
式特别是郊区运动的负面效果逐步显现,一
些城市专家和规划师对此表示担忧,并提出
了相应的改革主张,“新城市主义”(NewUr—
banism)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中的代表是
安德雷斯·杜安伊和伊丽沙白·普拉特夫妇提
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和彼得·卡尔索尔普
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倡导回归市中心,重塑多样
性、人性化、有社区感的城市生活氛围,提出
了“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社区”的
新城市主义的主张。具体包括八个方面,即
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继承传统,
复兴传统开发;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
的新社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提高公众对
城市规划的参与性;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回归传统等
和公共福利的提高。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
f日城改造及新区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尤其在住区规划层面提出了五大原则,即功
能复合原则;紧凑型原则;适宜步行原则:可
支付原Eij;重视环境原则,这些原则对指导
住区规划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NewUrbanism新城市主义
注重沿街建筑的连续性,创造成为属于城市一部分的有机住区。
西山庭院所采用的街坊式的住宅单元,使道路两侧的建筑具有连续性,特别是沿几个地带空间两侧的建筑形象完整和谐,小区的格局可以说完全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延伸。
这样的规划方法,将小区的建设与城市的文化脉络联系在一起,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使小区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小区建设完成之后,住宅的品质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文化底蕴的积累而不断提高。
回归城市
总规划布局
建筑布局
整体布局可以概括为“强调中心、相互
成组、平缓过渡”。地块中心部位规划
中心广场,并由横贯东西向的小区绿轴
和休闲轴分割地块南北两侧分列布置13
组庭院,组织26栋高层。形成内部开敞
的建筑布局风格。在园区环境优良的中
轴景观线东北侧小区主入口处,阳光充
足,规划托幼一所在南侧结合高层住宅
,规划两层裙楼,作为园区综合服务中

整个小区由13个院落,五个地带空间(形象地带、景观地带、绿色走廊、休闲地带、院落),一个公共配套区(商业街、会所、幼儿园)组成。
小区的东北角布置商业街、会所、幼儿园,5#、6#楼东侧设置底商,与东侧的商业街共同形成小区的步行商业街。8班全日制幼儿园(3个托儿班、5个幼儿班)为大区配套,其出入口从商业街引入,并设计了单独的儿童活动场地。其余小区内配套的设备用房根据其服务的半径,放于小区的相应位置。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休闲地带
步行地带
居住区单体
形象地带
公共配套空间
院落空间
景观地带
绿轴
空间结构
新城市主义通过对城市空间类型分析,认为空间表征的首要因素是空间结构,是那些由建筑体量夹杂的具有某种空间结构关系。
西山庭院在规划用地中首先强调出主要的空间结构。
“形象地带”——以小区东北主要入口处展开的轴线形象空间;形象地带给顾客以展示小区形象的作用
“景观地带”——小区用地中从东至西方向设计了一个以草坪和低矮灌木为主的开放空间,以迎对西山景色。
“绿色走廊”(邻里绿地)——在整个景观地带中结合路网和住宅街坊的布置设计了五条线形的以乔木绿化为主的步行长廊,这几条南北方向平行的绿色走廊与景观地带相交汇,使小区的人们无论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到达景观地带
“休闲地带”——在小区的东西方向结合用地形状设计了一条步行街道,将小区的各种功能串联起来,使居民置身于绿色走廊之中
小区分两期开发,一期开发东半部,二期开发西半部。设计了三个出入口,北侧两个,南侧一个。其中在小区北侧路偏东的为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是小区形象地带的开始;还有两个小区的车行出入口分别设在小区北侧偏西以及小区南侧偏西。会所及公建配套综合楼设置在小区的东北角,有独立的形象,并设有相应的停车场。
机动车交通从小区外城市道路进入小区内外环道路系统,并由此就近分别进入所属院落的地下车库出入口,使机动车能够便捷的到达目的地。沿小区北侧及南侧内部道路设有来访客人的地面停车位,以方便访客停放车辆的要求。
小区住户机动车采取地下车库停放的形式,小区内共有6组地下车库。基本上为每两个院落构成一个地库,就近组合,每个地库规模的控制既照顾了住户在地下的感受,又满足了防火及疏散的要求。
由此,小区内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车行道沿周圈绕行,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就近停车,方便入户。环形车道以内为步行系统,安全舒适。
小区为全封闭式管理,小区车行出入口设计注意岗亭对车辆进出检查的方便,注意停车、检查、进出等相互间的关系,力求顺畅便捷。
道路与停车系统分析

西山庭院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fg888
  • 文件大小5.29 MB
  • 时间2022-10-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