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工社会学第三章人的社会化.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大工社会学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是由【孔乙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工社会学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大工社会学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
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四、社会化中介
是指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化过程在其中发生的那些群体或社会背景。家庭、同龄群体、组织、媒体、工作场所成为主要的社会化中介。
:母亲是儿童早年最重要的个人;传统社会,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在此后一生中的社会位置。现代社会则不完全是以此方式继承。在不同家庭环境,儿童养育方式不同,蕴含的价值和期望也不同。儿童、青少年和父母辈之间眼光产生了分歧。
: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式过程,学生被赋予很多学业、道德方面的期望。
:年龄等级(通常为男性)序列:儿童期、初级武士期、高级武士期、初级长辈期、高级长辈期。孩子过了四五岁,通常会花大量时间与同龄的朋友待在一起。同龄孩子间会相互效仿,共同体验身体变化带来的窘迫。同龄关系在孩童和青春期后仍维持重要影响,塑造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19世纪初期开始,新闻报纸、期刊杂志在西方博兴。20世纪印刷材料成为主流大众传媒。之后,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和录像机成为热门媒体。美国80%电视剧包含暴力镜头,。儿童卡通片的暴力行为在所有节目中出现频率最高(1979年)。儿童不是被动看电视,而是有着自己的解读。网络媒体出现后,儿童社会化空间进一步拓展了。
五、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镜中我”理论:美国学者库里()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自我意识形成分三阶段:设想自己在他们面前的行为方式;之后设想和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角色扮演理论:美国乔治·米德()
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前者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后者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这是一个“客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的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本我id: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部分,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自我ego:服从现实的一部分从本我中分离出来的。
超我superego:从自我中分离,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
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埃里克森()人成长的每一阶段都会遇到心理问题,都要对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解决了问题心理和行为则表现积极反应,否则会出现认同危机。
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
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
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
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
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时期)
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或成年早期)
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或成年期)
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第二节儿童社会性别的社会化
儿童社会性别的社会化主要借助家庭和传媒等社会因素来习得。
成年人和父母对性别有不同的反应。即使同一儿童穿着男孩和女孩的衣服,仍被认为是不同性别而赠与不同的玩具。
社会性别如何习得?服饰、发型等为婴儿提供视觉线索,两岁后知道自己的性别并能为他人归类,五六岁后知道一个人的社会性别是不变的。荷兰儿童倾向中性化玩具,而意大利倾向选择性别分化的玩具。

大工社会学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孔乙己
  • 文件大小1.50 MB
  • 时间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