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从小就知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但从未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她,了解她。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仅在当年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天上午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历史画面。我们在馆内一步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我知道,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
下午,我们登上了笔架山,对面就是举世闻名的**。笔架山因峰峦的十七个峰依次排列,形同笔架,故而得名。以扬眉峰为中心,以险峰、奇石、古松和杜鹃等景观为特色,以云海和日出为奇观,来此一游,可大饱眼福。笔架山的特大型台湾松群落也是别有一番情趣,松龄一般百至千年。由于年深日久,树身飞满铜钱厚的苍苔,蟠干虬枝,树冠偃伏如盖,显得老态龙钟。有的出于悬崖,有的出于石缝,有的凌空欲飞,有的盘根错节,造型古拙,韵味无穷。
次日,我们首先来到了烈士陵园,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吊唁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墙上密密麻麻嵌刻着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和正中那块庄严肃穆的无名烈士碑。凝望着烈士名录和石碑,我感慨万千,这些烈士虽然在革命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伟大的革命创举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可歌可泣,永远值得后人称颂,而他们的英灵将长眠于此,与日月同辉。当大家重温入党誓词,我再次感受到对心灵的强烈冲击力,更加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和信心。
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赶往慕名已久的黄洋界,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赞叹的是这气象万千,林海云海一处;惊呼的是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岖。难怪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战旗飘动,听不见呐喊声震天,但我身旁的炮台和身后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历史佳话。
沿着山路目送黄洋界渐渐远去,我们下山来到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房屋是简陋的,但当年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可以穿红军军服留影,于是成就了一幅幅“珍贵”画面:好多“革命”旅游同志身着戎装,腰挎手枪,指点江山,目视远方,革命胜利之喜悦溢于言表。此外还有诸如首长阅兵、红军三女杰等多幅“珍贵”照片相继问世。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井冈山得天独厚的风光特色。朱德委员长称其为“天下第一山”。下午,我们驶向了井冈山的瑰宝——**。**因其周边的五潭十八

井冈山红色之旅及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08-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