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一)word部分
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信息
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报道、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
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生活充满了信息。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是指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使用者
信息的定义
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作用与影响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客观本体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信息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至今无统一的定义)
让我们先看看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
用何载体
信息接收方
产生效果及作用
载体: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符号、动画、
视频等。
传播途径
途迳:面对面、书报、电话、广播、电视、
计算机网络等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感觉剥夺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
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信息的特征
此外,信息还有无限性、传递性、转化性、价值性和可压缩性等特征。
普
遍
性
数字出租车:来自美国的约翰在欣赏完成都市形象宣传片和视频之后,点击车载GPS多媒体的触摸式液晶屏进入酒店查询,并通过网上交易系统完成了房间预定。接下来他又点开成都风景区信息查询,查看成都各景区的介绍、天气情况等。此时,从机场到他预定的酒店还有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于是他拿起车载耳机点选了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就着音乐稍作休息。
学生卡是全市中小学生统一使用的电子身份证明,由“证件卡”和“学籍卡”两张卡片组成。“证件卡”卡面印有学生身份信息,正面背景色分为蓝、绿、黄三种,分别对应高中、初中和小学学生;“学籍卡”封装有集成电路芯片,存储学生部分学籍信息。学生卡可在学校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查阅持卡人的有关信息。同时,学生还可自愿使用学籍卡所带的电子钱包功能在北京的公交、地铁、出租车、旅游场所进行消费支付。
信息的特征
不完全性
鱼就是鱼
有一条鱼,非常想知道陆地是什么样子的, 都有些什么样的东西, 但它自己无法去陆地去亲眼看看, . 蝌蚪终于长成了青蛙,可以离开水,, 青蛙从陆地回到河塘的水里,向鱼描述陆地的样子和那里有的很多东西--鸟,牛,人等等. 于是鱼把从蝌蚪那里听来的陆地画了出来--所有的东西都是以鱼的形状为基础而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加改变:人是可以借着尾鳍站立和行走的鱼; 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是有四只脚、长着角的的鱼. 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无论什么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都是基于现有的知识, 无法摆脱现有知识的束缚的。人们难以一次就获得客观事物的全部信息,这与我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具有不完全性。
信息的特征
31-信息word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