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诗歌,爱上写作
记得2009年5月的时候,有一则新闻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则新闻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第一夫人米歇尔在白宫举办“诗歌、音乐和朗诵之夜”活动。据说白宫办诗会,还是首次。我还注意到奥巴马曾在竞选时说过:“如果一个人未曾读诗,兜里没装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瓦尔科特的诗作,就不应该从大学毕业。”
可惜我们的社会,还是过于功利,以至于读诗歌、学诗歌、写诗歌、分享诗歌的社会氛围,非常淡薄。一个不喜欢读诗歌、不喜欢学诗歌、不喜欢写诗歌、不喜欢分享诗歌的民族,多少是有些无趣和悲伤的。
归根结底,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很多语文老师迫于现实的压力,是不鼓励学生们写诗的。
温州市的中考语文作文题,多年来都是不禁止写诗歌的,唯一的要求是“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但真正能把中考作文题写成诗歌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在现阶段的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要求中,是“诗歌除外”的,即绝对不能写成诗歌,因而诗歌的价值一直被高中语文教学所淡化和忽略。
但诗歌本身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对于高中生学习写作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更重要的是,学习写诗歌,起点并不高。也许我们的诗歌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我们至少可以打动自己。因为只要我们对诗歌学习要求有所降低,多做一些鉴赏的工作,并了解一些基本的诗歌创作方法,那么,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是能写出一些像样的诗歌作品的。而且同学们在作文学习中很难找到的成就感,也许却能在诗歌学习中找到。
我个人认为:爱上了诗歌,也就爱上了写作。
那么,学习诗歌,写作诗歌,同学们到底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自然是多读一些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作品。
没有哪位作家的创作,不是建立在充分的阅读之上的,诗歌亦然。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以下诗人及代表作:
国外:济慈《夜莺颂》,雪莱《西风颂》,威廉?华兹华斯《咏水仙》,席勒《欢乐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普希金《致恰达耶夫》,海涅《罗蕾莱》,缪塞《哀愁》,波德莱尔《黄昏的和谐》,马拉美《牧神的午后》《天鹅》,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艾略特《序曲》,叶芝《当你老了》,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帕斯《废墟里的赞歌》,洛尔伽《梦游人谣》,金斯堡《嚎叫》,策兰《死亡赋格》,汉德克《颠倒的世界》
……
中国: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徐志摩《再别康桥》《海韵》,闻一多《红烛》《死水》,冰心《繁星》《春水》,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何其芳《预言》,余光中《乡愁》,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地》,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北岛《白日梦》《回答》,舒婷《神女峰》《致橡树》,顾城《远和近》《一代人》,欧阳江河《水晶幻象》……
这个
爱上诗歌,爱上写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