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导线测量规范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导线测量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导线测量规范
条件摘要
导线测量类型
规范
精确度或
地籍图框架工作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次要控制
最大闭合误差
1/50,000
1/30,000
1/20,000
1/15,000
1/5,000
2、主要用途
在主要三角点
低洼地势或茂密的森林,主要三角点或不可测或成本太大
。
大城镇区域的框架
从第一级测点或第二级三角点联测。
小城镇区域的框架
从更高导线或第三级三角点联测,来控制地形和实物测量
从更高导线和三角点联测,控制实物和具体测量
3、方位角观测
(a)方位角测点数不应超过:
(b)方位角闭合差测点数不应超过
(c)观测数量和类型
(d)理想的标准误差为不超过
(e)限差范围
4-6个测点
或
不超过沿导线40km
2’’√N
至少16对可接受的星体
+0’’.60
2’’.0
10个测点
或
相隔不超过
100km
3’’√N
至少8对东西两侧星体
+0’’.60
3’’.0
25个测点
5’’√N
至少4对东西两侧星体
+2’’.0
5’’.0
25个测点
10’’√N
至少3对东西两侧星体,或3个早晨和3个下午
+3’’.0
10’’.0
25个测点
10’’√N
至少3对东西两侧星体,或3个早晨和3个下午
5’’.0
纬度和经度
观测
适用于第一级三角点(应用拉普拉斯纠正法)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距离测量精确度范围
1/75,000
1/50,000
1/30,000
1/15,000
1/7,500
使用仪器的
类型
(f)距离
(g)天文和角位观测
T4或DK11,3A,T3,DKM-3
钢尺
或
钢尺
或
T2或等价物
钢尺或
T2或等价物
钢尺
T1或等价物
简介
,这将组成大城镇地图的主要框架。
导线通常是指沿公路或铁路或海岸线,且闭合误差小于1/30,000。
(i)导线边长度
(ii)方位角测点
不应超过10个或相隔不应大于8公里
(ii)仪器
见上表
做好每一个测点的标记工作。标记的类型因地质的不同而不同。部分类型如下:
坚硬的土地
标识应由30平方厘米和一米长的混凝土柱组成,安置于地下75厘米处,中心还应由直径为4厘米、—2米的铁管加固。
混凝土柱是由沙子或沙子、橡胶和水泥的混合物按5:1的比例混合而成。铁管必须与混凝土柱的表面保持齐平,并在顶部一英尺处,用小石头和小圆石灌实。在最顶部,用水泥泥浆填充,。
混凝土柱的表层应抛光摩平,以易于鉴别数字和字母。
软土地
放置底标和顶标,共同组成点标志。
底标是由直径为30厘米、深度至少为15厘米的混凝土块组成,置于……(第三页下端少一行),固定铜螺钉作为中心标志。
顶标表层不应低于地面75厘米深。顶标是由30平方厘米的预制混凝土柱制成,中心为软钢,钢筋垂直于底标。底标在顶标安置前,覆盖10厘米厚的沙子。见图表所示。
坚硬的岩石
在岩石上垂直钻一个深度为30厘米的洞,然后将一根长度为46厘米直径为5厘米的管子插入洞内,露出岩石面16厘米处。
将水泥泥浆灌注到洞内,捣实,以固定中间的管子。然后,用水泥泥浆填充至管子边缘,。
洞口周围的岩石表面出现裂痕,宜为水泥图章提供相应承载力。
管应与图章表面保持齐平,识别的标志印在水泥图章的上面。
(c)参考标点
对于每一根混凝土柱,附近除了有明显的指向标志外,还应仔细描述至少3个参考标识。
参考标点可用15平方厘米,长60厘米的支柱及与上述标志相同的材料制作。
参考标点应选择良好的角度,其距离应控制在30米范围内,并可供经纬仪聚焦。
标识的数量
见“测量标识列举和分类”
标识以字母P作为后缀连续排列,前缀为各地籍测量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拼成。
例如:LCS4P也就是:拉各斯地籍测量第4标志。
水平角度的测量需用大地经纬仪,’’。所有的角度都需观测到与圆圈盘左盘右均等距离的6个测回6个零角度。
方位应由角位观测控制,每10个点选一个,在2个不同的夜晚观测一套8星。1套包括一颗西星和一颗东星。。闭合操作应严格按照第2段所规定。
每一个导线测点应按第二级水平仪测高。
用带有钢尺的EDM设备测量距离。。最终的水平长度应保留米单位小数点后三个数。
(a)钢尺测量距离
(i)标准
(ii)温度
(iii)坡度
(iv)垂度
(v)海平面以上高度
(vi)比例尺矫正
电子观测距离
(i)仪器常数
(ii)反射器常数
(iii)折射率校正
(iv)坡度矫正
(v)海平面矫正
(vi)弦矫正
方位角估算接近0’’.1秒。纬度和偏差也应估算到同样的精确度。最终水平长度和最终配位则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二级导线测量
简介
二级导线测量是指在一级或更高等级控制点位之间,为在更小区域建立控制的测量。二级导线测量相对闭合精度不应大于1/20,000。二级导线测量沿着次级公路
……(页角缺内容)
导线边长
不应短于350米。
两个方位角测点间的导线测点数不应大于25测站。
(a)角度观测和天文观测
应使用1秒级经纬仪。
(b)距离测量
应使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或钢尺量距离。
每一根导线的转折处都应在观测点前正确安放标石。标石用直径20厘米、长1米的立柱制作,并用比例为5:1的沙子(或沙子和橡胶)和水泥浇注。
--2米长的铁管在中间加固。管子应与立柱表面保持齐平。
铜螺钉作为测点标志,按一级导线要求放置。柱子表层应磨平,以固定标志用。
标识应连续排列。前面是各地籍测量的大写英文字母缩写,后面附上S。例如:。
应使用秒级经纬仪测量角度。观测点为4个测回4个零角度。一测回包括正镜和倒镜的测量方法。
每25个测点应对导线方位角进行控制。一套完整的测量应包括4对东西星。为了测绘夹角,需要矫正方位角。
应使用EDM装置或钢尺测量。前后测量的精度不应少于1/100,000。用钢尺量距遵循30米间隔的规则。两个读数选其一,钢尺读数应接近千位,温度表读数则按钢尺长度选择。
最终水平长度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每一个观测点的高度应按第二级水准测量。
(i)EDM测量
矫正按一级导线测量处理。
(ii)钢尺测量
以下测距校正应计算到米单位小数点后四位,并能适用于测量距离。
标准
温度
倾角
垂度
计算方位角以秒为单位。水平距离应估算到最接近的小数点后三位。最终校对应舍入到米单位小数点后三位。
7. 三级导线测量
三级导线测量主要目的是针对较小区域形成控制以便进行精细测量,并在更高精确级别的点进行。三级导线测量相对闭合精度为1/15,000。见上表。
标识:施工和列数
标识的尺寸和施工与上面所述二级导线测量相似。列数也可参照二级导线测量,唯一不同是后缀为T。
观测
应使用十秒级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
在每一测点只需两套观测数据。一套应包括FL和FR测量。
方位角
方位角观测每25个测点记录一组数据,包括3套东西星数据或一天内清晨和下午太阳的数据。
线性观测
线性测量应使用钢尺,但如果工期紧迫,。单向和往返测量也同样适用。
高程
每个测点高度应按第三级水准测量。
二级水准测量
这是一级水准测量网的联测。应使用镍铁合金板。
应朝向前后独立的两个方向水平延伸,√Kmm,其中K为千米。
视距长度不超过45米,。
,并且读三丝数。记录应当在大地水准测量手簿703上完成
三级水准测量
这级水准测量是从更高一级水准线联测的。
可以使用任何传统标尺的工程水准。任何延伸应朝向前、后两个方向独立测量,并应达到24√Kmm,其中K为千米。
视距长度不超过60米,前后平均在10%范围内。
,只需要读出水准三丝数。并在勘测手簿70上完成记录。
导线测量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