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伤风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破伤风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是由【miao1972010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破伤风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破伤风专题讲座
破伤风专题讲座
一、简介
破伤风杆菌(Bacillustetani),又名破伤风梭菌(),是引起人畜共患破伤风的病原,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发病。
本病以骨骼肌发生强直性痉挛为特征,故又称为强直症(tetanius),此菌也因此称为强直梭菌。
破伤风专题讲座
2
一、简介破伤风杆菌(Bacillustetani),又名破
二、病因
破伤风(tetanus)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
病菌是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
破伤风专题讲座
3
二、病因破伤风(tetanus)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
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80%。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提示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主要因素就是缺氧环境。 创伤时,破伤风梭菌可污染深部组织(如盲管外伤、深部刺伤等)。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本病更易于发生。
破伤风专题讲座
4
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80%。但破
此菌产生两种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或称神经毒素(neurotoxin)。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破伤风毒素的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此毒素具有免疫原性,刺激可产生中和性抗体。%甲醛作用4周后脱毒成为类毒素。
破伤风溶血素(tetanolysin),不耐热,对氧敏感,其作用可被相应抗血清中和,与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性无关。
破伤风专题讲座
5
此菌产生两种毒素:破伤风专题讲座5
三、致病机制(pathogenicity)
破伤风的致病机理:
破伤风梭菌一般不入血流。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全身横纹肌痉挛。毒素在局部产生后,通过运动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至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上达脑干,也可经淋巴吸收,通过血流到达中枢神经。毒素能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工苷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突触末端,阻止释放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从而破坏上下神经原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导致超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痉挛。从而导致发热、头痛、不适、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局部肌肉抽搐,出现张口困难,咀嚼肌痉挛,患者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继而颈部、躯干和四肢肌肉发生强直收缩,身体呈角弓反张,面部紫钳、呼吸困难,最后可因窒息而死。
破伤风专题讲座
6
三、致病机制(pathogenicity)破伤风的致病机理:
致病机制(pathogenicity)
外毒素
局部伤口
末梢神经轴索
脊髓前角和延髓脑干组织
封闭抑制性突触
阻止了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
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
破伤风专题讲座
7
致病机制(pathogenicity)外毒素局部伤
致病机制
破伤风专题讲座
8
致病机制破伤风专题讲座8
四、症状
一般有潜伏期,通常是6~12日,个别病人可在伤后1~2日就发病。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还有在伤后数月或数年因清除病灶或异物而发病的。
前躯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破伤风专题讲座
9
四、症状一般有潜伏期,通常是6~12日,个别病人可在伤后1~
相应出现的征象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结合颈、四肢的屈膝、弯肘、半握拳等痉挛姿态,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
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间隙期长短不一,。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可造成呼吸骤停。病人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破伤风专题讲座
10
破伤风专题讲座10

破伤风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490 KB
  • 时间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