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题目: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丁宝桢
通识课:剑桥晚清民国史与中国近代史
学院: ____
专业: ____
学号: ____
姓名: ____
摘要:丁宝桢作为洋务运动中的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建造山东机器局与四川机器局,为两省近代工业拉开了序幕,也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关键词:丁宝桢四川总督四川机器局山东机器局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
丁宝桢何许人也?“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这是《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对丁宝桢的史料记载。由此看出,丁宝桢自此步入仕途,从此走上了一生的从政之路。
说起丁宝桢,首先想到了“宫保鸡丁”这个典故,菜名得来的传说有三种,但不管哪一种都是表达了人民对它的纪念,说明他是一个多有建树的好官,深受百姓爱戴。而最为人称道的应该是他于1869年秋智杀安德海,尽管《清史稿》只用了区区140字描述了这一事件,但其经过早已被被演绎出诸多版本,他也一时成为百姓口中的“丁青天”。这件事其实说明了丁宝桢为官严刚有威,有做事果敢勇断,也难怪他后来创建山东、四川机器局,为中国近代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丁宝桢是清末封疆大吏中一位具有改革思想、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的重要人物。也是正因丁宝桢生活在中国历史发生大变局的时代,面对西方“船坚炮利”打破了中国大门的现实,丁宝桢致力于“求富自强”的洋务运动。他认为中国要想要自强,就必须要学习西方技术,要“仿照外洋枪炮之巧如法制造”,这样才能先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之后才能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在1875年即光绪元年,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以“靖海安边”为名,上奏清政府批准,在济南北郊新城择地300亩,创设了山东近代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山东机器局引进国外机器设备,制造火药、马梯尼洋枪,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典范。
次年即清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57岁的丁宝桢受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接见,被授予头品顶戴、太子少保,并挂兵部尚书、督察院督查御史衔,代替吴棠升任四川总督。在丁宝桢担任四川总督时,四川吏治腐败,财政赤字巨大,慈禧太后为丁宝桢特写一幅字《国之宝桢》,足以见得当时的清廷对丁宝桢的厚望。而丁宝桢也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
当时的中国正在一步步的踏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摆在清政府,摆在丁宝桢及其他大臣们面前的有两大任务。一是要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二是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这两大任务看似有区别,实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丁宝桢就为达成着两大任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创办四川机器局。在丁宝桢任职四川总督前
,他得知四川军营使用洋枪,全是通过上海洋行购买,运费昂贵,实不合算。如不懂修理之法,所买洋枪稍有损坏就成废物。四川接近西南边陲,川内又时有民众反抗,为加强四川清军武装,决定设立制造军火的机器局。他就向清廷上奏表明要在四川创办机器局,请当时精通机械制造并能自制机器的曾昭吉协助兴办四川机器局。丁宝桢上奏中写到“臣拟将候选通判曾昭吉带至四川省查看情形,令其自办机器制造,各勇营枪炮旧者可以整之使新,新者可以不必远购于外洋,而得用亦与外洋相等,庶可以国家省无穷之费。”有了清廷的许可,有了曾昭吉的帮助,丁宝桢于1877年5月初入川正式接任四川总督一职,整顿吏治,并开始着手组建四川机器局。在丁宝
丁宝桢与中国近代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