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庄子阅读心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最新庄子阅读心得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最新庄子阅读心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最新庄子阅读心得
2021《庄子》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无意中在书摊买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读来感到相当好玩,觉得很舒适。那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只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他包涵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恰恰相反,其实《庄子》里面的精神,在今日这个社会,许多人都须要。这是须要你辨证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闻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确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困难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确定不是庄子学派全部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但是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的是“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全部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望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望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验。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间消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验,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宝。而“觉”是瞬间,似乎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坐享其成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当多“悟”而不是“觉”。只有在工作中积累阅历,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打算的人的。”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胜利的。
最新庄子阅读心得篇二
07年春节的时候,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节目曾请了一位北京师范高校的女教授叫于丹来讲庄子,当时没有在意,换台了。今年我们幼儿园在老师生日时每位老师都收了这样一份生日礼物一本于丹的《庄子》心得,一起先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了几页,看着看着觉得这本书写得挺好的,挺实在的。于是思想上就渐渐地变更了看法,觉得好好地看完这本书,每天晚上仔细地品尝这本书、细致地看了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
全书的内容分为十章。每一章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休戚相关。相识了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气概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独,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无拘围;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奇思异想。
于丹这位教化家对于庄子的人物的确评价是综合性的,也是很适合让我们理解的。于丹说:“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微小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专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细微环节里面真正去获得你自己须要的学问和感悟。
人生应当怎么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胜利的?这些问题时刻都会萦绕在我们耳边,或是深化到内心。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繁华的,劳碌的,这一切外在的东西恰恰左右了我们内心那一份最纯真的憧憬。过多地追求物质世界,使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年华,失去了快乐的时间和自由。终其一生,人们只为了两个字:名利。我们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啊!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望见自己的心,才算是觉悟。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心中有无限愁苦?总觉得生活不眷恋我们?缘由是我们太爱斤斤计较,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没有看得通透。每当我陷入孤独总会感觉为什么别人都那么欢乐,其实,孤独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境界。或许宁静的环境更利于人去思索,所以孤独孤独也并不愁苦。
时代的变迁使我们的思想也得以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否有利于我们呢?在当今这个时代,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诱惑、怀疑,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否还会坚决从容呢?“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变更人生的方向,大迷惑变更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们的有两个障碍:一是物质,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推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物质的奴隶,精神也像幽灵一般飘摇不定。那么,我们还能看清我们的内心吗?还能看清我们自己吗?假如我们连自己还未看清怎么能看得清这个世界?心如明镜,这须要我们释放一切包袱,回来原本的自我,回来自然,这样才能倾听到我们内心最奇妙的乐曲。
人,生来,睡不过一床,食,不过一碗。短短数十年,一晃而过,为了今后的日子不懊悔,现在的生活还是简洁朴实一点,保持单纯的好。否则太多牵挂,太多焦虑,岂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推断。记得动画片忍者神鬼里面老师对达芬奇说:问问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牵强自己,问问你自己的心是否欢乐。
最新庄子阅读心得篇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很难想象,有一天,我会静静的徜徉在《庄子》的世界里不
忍释卷。去选择跟这样一位先哲对话,是须要很大的志气,终归我们之间可是横跨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鸿沟啊。原来,我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硬着头皮读下去的。可谁知,这一读,便是天光乍破,至黎明方醒悟。
《秋水》篇,物我之间的深刻认知。
“井蛙不行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行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一泓秋水泻,千载道心明。当读到《秋水》篇时,我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熟识感。井底之蛙,夏虫语冰,一叶之秋……这些儿时便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抑或是成语典故,竟会在此时重逢。于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瞬间生动了起来。井底的蛙,只能望见狭小的天空,便以为世界只此方寸之地。是什么,限制了它对外物的认知?这便是庄子的《秋水》想要告知我们的东西。
“有些人没见过汪洋,以为江河最为壮丽;而有人通过一片落叶,却能感知整个秋天。”人对外物的感知当然会受客观环境的局限,而人主观意识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苏轼的《赤壁贼》中,主客之间亦有此物我何分的深刻探讨。人类渺小,而宇宙无垠。然而,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究却永不停息。以至于人的认知,便如这秋水潺潺,是流淌的,是发展的。而庄子的思想亦如秋水,一泻千里,无止息,亦无涯。
《说剑》篇,既是隐者心淡泊,亦非冷观乱世风云。
春秋战国时期,因乱世纷争不断,多数王侯将相粉墨登场,掌风云变化,而庄子照旧在濮水静静垂钓。我原也以为庄子是避世的,终归他说宁愿在泥巴地里打滚儿,也不愿替楚王卖命。可直到读到这篇《说剑》,我想我错了,我对庄子的'了解太片面。
赵文王喜剑,他便以剑为喻,说有三剑,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无论我如何形容,亦是苍白太过,于是庄子原话如下: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以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
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许多人读此篇时,只是叹服于庄子的辩论口才,而我下意识感受到的,却是庄子对天下纷争的醒悟认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剑”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上至王侯,下至庶民无喜它。比如越王八剑,那是千古传奇。所以赵文王亦不能幸免,迷上了剑士斗剑,荒废了政务,庄子来劝,便有了上述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番言论。也让后世之人得以窥见庄子淡泊名利以外的另一面。原来他也可以这样,心系天下,规劝君王。
或许道家自老子起都与水有缘,庄子的思想亦像水,或汪洋恣肆,于是有了《逍遥游》;或静水流深,于是有了《秋水》、《齐物论》;或泽被万物,心系天下,因而有了《说剑》、《渔父》。说到这里,我也希望《庄子》的思想能涌流至多数人的心间,传递着为人处世的通达才智。
我读完《庄子》,还来不及感叹,便沉沉睡去。梦里有鲲鹏展翅,驶向无涯的远方……
最新庄子阅读心得篇四
阅读《于丹〈庄子〉心得》感受颇多。于丹以她靓丽的知性形象,独特的女性视角,非凡的口才,广博的学问和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折服了中国的老百姓。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日,有人出来质疑、反对于丹。于丹坦坦荡荡地说:不是胜利学,我不主见用急功近利的角度接近经典。儒也罢,道也罢,不能拿有用没用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庄子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大家都说你好,你也不要浮躁;大家都说你不好,你也不要懊丧,要理性的对待。”的确,于丹是深谙《庄子》之道。
我以为,《于丹〈庄子〉心得》与《于丹〈论语〉心得》是姐妹篇,一起购买比较阅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论语》和《庄子》,一个是儒家理念,另一个是道家之说。前者是语录体,篇幅短小比较简单理解,后者是散文,结屈聱牙天马行空难读,但在于丹清楚顿挫的解读中,我们有些明白庄子的别出心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在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
聪慧的于丹以自己19岁时登泰山,来形象诠释儒与道的不同:
“士不行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迎着山巅长风,感受“海到终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这是儒家的践行之道,千里之行,积于跬步,直至天下担当。而道家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泰山的后山,朝气盎然,充溢了灵动的深情,心中返响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句话。顿悟少有碑铭的后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对我生命的另一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庄子的微笑。
在这里,于丹用诗一般的语言,画卷般的场景,显明勾画出儒家与道家各有千秋的特色。在人生道路上,孔子和庄子缺一不行。为什么呢?孔子的“有所为”,“舍我其谁”,是激励我们走向胜利,即“修身齐家治天下”,但是人生不是肯定胜利,人生往往有众多失意失败的定数。而庄子,就是那个在你失败后劝慰你,帮你找到自己的智者。假如说孔子是在你的青年时代引领你走到人生的入口,那么庄子则是冷眼而热心地在人生的末路等着你。所以,有孔子,我们不消极于人世;有庄子,我们不沉溺于人生必有的失败。有孔子而没有庄子,人生太沉重,有庄子而没有孔子,人生太虚浮。对此,于丹有精辟的见解:
“孔子在回答他学生关于死亡问题时,回答了六个字:‘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还没有活明白呢,干嘛去想死亡的事呢?在这一点上儒道相通。
孔子给我们揭示的都是一种暖和的情怀和朴实的价值,就是‘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庄子跟他的学生说,我死了以后,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这广阔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陪葬的珠宝,天下万物都是送我的礼物。这是多么奢侈的葬礼啊!这是多么宏大的气魄啊!”
“儒家所看重的恒久是大地上圣贤的道德,恒久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而道家看重的,恒久是更高旷的苍天之上的精神自由,恒久是人在最终成全后的超越。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看过《庄子》中的许多故事,会通达他的一套生命哲学……让现实中种种的窘困只在当下,可以看破,而在永恒生命的引领上,有这样一番逍遥游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恒久去追寻。”
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你大致明白孔子与庄子、儒家与道家的差别了罢?二者不仅有认知上的不同,说理方式也各异,即《庄子》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而且也诠释了何为“逍遥游”。就是找寻一个让自己心灵放松的精神空间。

最新庄子阅读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2-10-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