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1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肯定的数物关系,在进展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很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究关于守恒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外形的变化而转变,精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好玩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念和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预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预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根据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管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现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觉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其次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沟通小结,整理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沟通自己刚刚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一样的物品进展交换、排列之后发觉了什么。
5、活动完毕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拟难把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拟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承受呢?想到了用情境绽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展下来,感觉还是比拟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根本把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缺乏:
1、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转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许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现出来,幼儿的阅历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圆满。
2、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比拟单一,在5以内守恒使用这些教具,幼儿对此教具不太感兴趣。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2
数学:复习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外形、颜色和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判
断10以内的数量。
2、能将10个物体用不同的形式排列。
活动预备:
物质预备:(1)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三组蘑菇大卡片(如图)。
(2)每组一份工字钉(30~50个,颜色、大小各异),每人一块泡沫板。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操作材料练习。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复习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
★引导语:春天来了,小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只小兔都找到了很多蘑菇,心里很快乐。可是,它们都说自己找到的蘑菇数量最多,结果争吵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告知小兔们谁的蘑菇数量多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出示三组蘑菇大卡片,引导幼儿观看、点数,并说说自己的点数方法。
★小结:这些蘑菇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横着排的、竖
着排的,还有堆在一起你的。输的时候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留意要按挨次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三组蘑菇我们一一数数就知道它们都是一样多的,每只小兔都找到了10朵蘑菇。
2、集体操作,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
★引导语:你们能用10个蘑菇摆出和刚刚三组图不一样的图吗?
★引导幼儿观看之前的三组蘑菇图,设想不同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每次用10个蘑菇(工字钉)在轻泡板上插摆出自己设计的图样,并与同伴沟通蘑菇数量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启发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证明数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削减,仍是一样多。
★小结:不管蘑菇的颜色、大小、排列方式怎么变化,它们的数量始终都是一样的,都是10个。
3、完成操作材料,稳固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和守恒学问。
4、结合教育挂图集体讲评。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3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发觉班级幼儿对米奇异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异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习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10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异妙屋的情景,以观赏米奇异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我为避开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嬉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同时我还大胆尝试让幼儿用简洁符号进展记录。就这样,,感受到数的守恒现象,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好玩。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外形的变化而转变,精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好玩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念和制造意识。
活动预备:
1、学问阅历预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的守恒,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嬉戏玩法。
2、教具预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
3、环境创设:米奇异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
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
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奇妙的咒语呢?”
(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异妙屋)
二、玩嬉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体验数守恒的好玩现象。
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外形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好玩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留意观看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儿童
(一)观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复习5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5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展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顿时。
提问: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5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状况,体验5守恒的好玩现象?
师小结:不管5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5只还是5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削减。
(二)观赏其次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学问点:7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外形不一样的鱼。
提问: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与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7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顿时。
提问: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7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状况,体验7的守恒的好玩现象。
师小结:7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外形不一样,不管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观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学问点数量:10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10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
提问: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10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顿时。
提问: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10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状况,体验10的守恒的好玩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10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10只米老鼠。
四、嬉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翻开眼睛看着我们今日的嬉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嬉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依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展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宁静地分组进展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
其次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
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
六、延长活动
完成操作册练录卡
附:嬉戏“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玩法
请1名幼儿当组长,在清唱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歌声中,组长去请出9名幼儿后,念“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的咒语,整组幼儿自由合作,组合设计动作,变换队形后,教师引导其它幼儿一起验证组长邀请的人数是否正确,错误的要跳10下。若场地允许,可若干组同时进展。
教研组评析:
该活动设计独特新奇,别具一格,能将动感音乐有机融入到枯燥的数学活动。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师幼互动好,幼儿课堂常规好。活动过程能留意由浅入深,紧扣活动中心,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记录卡的使用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运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排列外形等,从小培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有效到达帮忙幼儿体验数守恒的好玩现象。活动中教师能准时小结,准时帮忙幼儿梳理学问点,学问点能把握在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有效到达预设的各工程标。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10-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