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是由【核辐射】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适用于教师试讲、学校演讲、教学课件、说课大赛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各少数民族分享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其依据是 ()
,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方面权利
A
A
(2012·江苏)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团结、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所走的这条道路 ()
①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说明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目的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
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
B
(×)
(×)
【易错点1】我等,因此,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1)在我等的根源,真正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真正平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但是,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和思想感情。民族间这种差异将会长期存在。各民族应当互相尊重、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因此,认为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民族差别的观点是不对的
(3)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民族平等否认民族差别的存在,不利于正确解决民族问题。
【易错点2】民族平等原则,事实上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2)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受历史上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影响,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不能像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那样,充分享有各种平等权利,而存在享有权利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但这不是没有平等权的问题,而是享有权利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3)这一问题只有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中逐步得到解决。
(2012·江苏)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团结、互助、和谐
、团结、共同繁荣
D
新型民族关系
考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及内容,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必然性,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复习要求
: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地方:
自治内容:
少数民族聚居区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前提:
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能理解为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这是不科学的。
地位:
是我国基本民族政策,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讲解点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
自治区省一级自治州设立区市的市级自治县(旗)县一级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具有双重地位: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机关既是国家的地方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三级管理
(不包括党的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民族乡(镇)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