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学与我 】是由【夏天教育】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学与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立德实验中学曾庆沙
说来愧疚,一位跨世纪的历史教师在国学还没能在大陆大批流行
或推行之时,说句真话我对此是知之较少,认识极为浅陋,第一次接
触“国学”这个词是在儿子还在幼儿园读中班时,教师发下来一盘光
碟,讲的就是台湾国学专家蔡礼旭先生介绍国学的出色演讲,以前他
发问了一句“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成为何样的人?”我想希望孩子
能健康、快乐、白手起家是全部家长的愿望,也是我自己向来以来追
逐的人生目标,但如何开启与实现,在上下求索过程中,也不免走弯
路并百思不得其解。看了光碟后我马上行动,为儿子报了国学班,发
下来的教材有《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弟子规》《美文》与《千
家诗》。由此开启了我与儿子共同的国学之旅。这段时间在陪伴儿子
一同学习的同时,我常因自己对传统国学理解浅陋而深感惭愧,更多感觉到的则是被启迪后醍醐灌顶的畅快,为自己的家长身份与班主任的管理实践找到了一些国学中的理论依照,过去的疑惑也有了开启的思路。
查阅国学,它仿佛是一个久违了的字眼。在历史上指的是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后代的国学是京师官学的通称。而此刻我们说“国学”,常常是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诸类传世典籍的有关内
容。“国学”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我们惟有阅读、传诵本民族的经典,才有可能记着自己的血脉,好让我们在喧华的物质主义时代,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道理大体是很多人的共鸣。
可是现实是现代中国教育里,传统的东西太少了,现代人对古代文化典籍的继承已经出现了断层。此刻的孩子们,对“动漫”、“网游”、“追星”井井有条,可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绚烂文化,他们却毫无感觉。现代教育也是从古代教育引申出来的,所以更应当引经据典地对孩子们进行传统公德和人品的培育,当他们长大成人后自然会理解中国历代圣贤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
于是在第三届青羊区研修班活动开始之时,熟习的国学丛书发下为之际,我更深地感觉到国学在我们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一直相信孔子所言“少年若本性,习惯如自然”,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弘扬传统美德,踊跃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好国学这一丰富资源应当是我们一定商讨的问题了。
回首教育史,历代统治者以及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少儿初期的礼仪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表现了“礼”的主导地位,孔子规定弟子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把“礼”置于学习内容的首要地位,他指出,“不学礼,无以立”,重申对人的思想第一
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对人的平常行为要“约之以礼”也就是说,有文化,懂礼仪的友好社会的好公民是不会大逆不道的。
《三字经》被誉为“千古奇书”向来被作为封建社会蒙童必读教材,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外国,此刻已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少儿道德教育丛书。《弟子规》更是以礼仪教育为主的三字经体蒙学教材,开篇就提出:“弟子规,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重申道德礼仪教育比“学文”更重要。而且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力行学文四方面对幼童的行为提出了十分详细的规范要求,也对我对学生的启迪与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一、教孩子学会“礼貌”与“孝顺”这两项平生受用的法宝。
我国有丰富的礼仪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童子礼》《女儿经》在上述蒙学教材中,从头至尾都贯衣着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治学修身等方面的要求。“礼貌”简单地说就是“想到别人,替别人着想”;“孝顺”则分为两块——孝父亲母亲、敬老师,并能够扩展到孝顺全部的长辈。一个人的“礼貌”与“孝顺”是表此刻他的一言一行中的,而且润物无声,能让身旁的人真实地感觉到,有两句
话能够解说这两大法宝的功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礼尚来往”,一个在工作、生活中礼貌、孝顺的人,就等于拥有了开发自己
潜能的两把金钥匙,一世都将会人见人爱,万事皆顺;即使遭受麻烦,势必有贵人互助,否极泰来;而助力的凝集,会令人一路越走越轻松。二、教会孩子在任何一个时期都能有一个自律底线
如我针对初二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反叛日渐增添,对家长
的顶嘴与不礼貌现象时有出现,碰到家长不只一次向我抱怨的孩子,
我采纳了《弟子规》中的这句话进行教育:“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
命,应勿懒;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对在仪容、仪表
方面老是以时髦自居,向社会看齐的,不重规范的学生我在教育顶用
“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
紧切”进行警觉;对做操或是朝会时站姿老是不正直或是习惯摇摆驼
背的孩子换把“步沉稳,立正直”送给他,关于时下孩子们只需求自
己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踊跃的现状,我用“不立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作为全班的座右铭,希望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里他们都能第一成为一个身体与心理都健康的人,先学会做人,再学
会做学识。。这些语句韵律优美,简易易懂,规范详细,易读好记,
特别有益于学生养成礼仪行为习惯,在学生学习成长阶段我还将充分
发掘利用这些宝贝东西。
三、用国学教育“扬善隐恶”,让孩子永久保持踊跃向上的人生态度。
孔子儒学讲究踊跃入世的主张,意思是只需踊跃去做了事,尽人事,听天数,则无憾。所以老师应当在平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教会孩
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子用阳光心态对待四周的全部人事,就教师要常常看到孩子“好的地方”,并及时在大家眼前夸奖,使孩子建立一种踊跃向上、乐观的人
生态度。而孩子做错了事,正是给了我们教育他的“契机”,老师要注意“慎于始”,错误一经发现,就要马上纠正,绝不可以姑息将就,不然,有一就会有二。但也要牢记,尽量不在同学眼前责备学生,不然既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会滋生他的反叛心理,以致半途而废。所谓“扬擅长公堂,规过于私室”,就是提示我们要擅长在生活的点点滴中进行机遇教育。
四、利用好诫子书,家训,学规,学则
我国向来十分重视家庭和私塾的初期教育对养成儿女礼仪行为
的重要作用。为了让重生一代从小养成礼仪习惯,历代名人还撰写了
大批的诫子书,家训,学规,学则等。这些相同也被我用在了平常的
教育教课过程中,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留下了“夫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以明志,非寂静以致远的名句。针对重生
代烦躁不安,眼好手低,只顾眼前利益,小事不肯做,大事做不了的
现状,我把它写在教室上方,时刻提示学生们记得寂静方能致远的道
理。同时我帮助孩子们尽量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用《弟子
规》中的“念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送给他们。
五、“其身正,不令自行”老师要做讲究规范的楷模。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到处为模范;”讲究礼仪规范要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做起。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模拟的对象,特别是中学生,模拟能力很强,若教师不可以“正身”,如正人何?”所以,教师与学生交往时,更应讲究礼仪,讲究相同,“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人际交往中,公正才友好,所以,教师要修业生做到的礼仪行为,自己第一要做到。当教师找学生讲话时,应当让座,倒茶;当学活路遇老师向我问好时,我也必定踊跃响应,这既是礼尚来往的礼仪规范,亦是热爱学生,尊敬学生主体地位的详细表现。
记得墨子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社会环境对学生礼仪规范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让国学和中华民族的优异传统优异道德能在社会上有更多更宽泛的宣传与浸透,孩子们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成长为符合友好社会建设的实用人才。我会在此中起到作用的。
于2007年6月22日晚
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