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是由【雪雁】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操美玉彭潇潇[提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枢纽和商品粮生产加工基地。本文运用份额转移分析方法,通过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区位竞争力状况与全比较分析,研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据此,为中部地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份额转移;分享增长;区位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影响——基于份额转移分析法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7日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主要包含总量与结构两方面,而总量的增长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状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变化的过程。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充分认识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增长现状,对促进中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运用份额转移分析方法,从产业结构角度考察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竞争力状况与全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部地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中部地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有效振兴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理论简介
1、份额转移分析方法。1942年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提出,其后经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等人进一步发展的份额转移分析方法,是一种产业区位或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用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方法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可以分解为分享增长量与转移增长量之和,其中,分享增长是指目标区域(本文为中部六省)在某一时期以背景区域(本文为全均增长速度增长所获得的增长量,该部分反映了目标区域经济增长在标准区域中所占的份额,是测定各地区经济增长偏差的标准参数。该法在揭示区域与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区域经济未来发展主导方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主要分析指标。以Ej0和Ejt分别表示j区域在0时和t时的总产值,E0和Et分别表示背景区域对应时段的总产值,Eij0和Eijt分别表示j区域i产业在0时和t时的总产值,Ei0和Eit分别表示背景区域对应时段的总产值,则有:
(1)分享性增长量Nj=Ej0×(Et/E0)-Ej0;
(2)结构性增长量Pj=∑[(Eit/Ei0)-(Et/E0)]×Eij0,若区域专业化部门是背景区域经济中的高速增长部门,则Pj>0,否则Pj<0;
(3)区位性增长量Dj=[Eijt-(Eit/Ei0)]×Eij0,一个具有区位优势的区域,其Dj>0,否则Dj<0;
(4)转移性增长量Sj=Pj+Dj,如果区域实际增长率高于背景区域的平均水平,那么区域总转移增长量为正,否则为负;
(5)区域总产值增长量Gj=Ejt-Ej0=Nj+Sj
由此得出:分享增长贡献率Hn=Nj/Gj×100%;结构性增长贡献率Hp=Pj/Gj×100%;区位性增长贡献率Hd=Dj/Gj×100%。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文章选取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的l99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的2004~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样本,以l998年、2004年为基期,2003年、2010年为报告期,分别对样本进行份额转移分析,并进行对比,找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动状况,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表1、表2、表3、表4。(表1~表4)
1、中部六省的分享增长量呈现递增趋势。由表1和表3可以看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六省的分享增长量都较大,表l中除了山西的分享增长量低于1,000之外,其他五省的分享增长量均超过了l,000;表3中六省的分享增长量均超出l,000,特别是湖北和安徽均超过2,000。充分说明这些地区的经济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获得了较大增长。同时,中部六省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其结构增长量和体现竞争优势的区位增长量均为正值,,。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六省结构增长量减至-,,,低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的水平,这是由于结构增长量较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有较大幅度下降所致。
竞争力方面,中部地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表明区位因素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较大影响,第二产业竞争力因素影响尤为显著,说明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基础和工业原料基础。第一产业的区位增长量由之前的-,表明中部地区正在逐步发挥其耕地广阔、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区位优势,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对应,-,说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第三产业在实施后相对全国而言衰落了,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相对全国而言有所增强。
2、具体来看,各省的情况大相径庭。首先,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湖北、河南、山西三省的总转移增长量为正,说明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快于全国比例增长量,其他三省则相反。正转移增长量高于全最多的省份是河南,,%,表明l998~2003年河南省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和中部比例增长量,增长优势较志其余五省比较明显。负转移增长量最多的是安徽,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分量的负推动效应(-)和竞争力因素不足(-)的双重影响,说明安徽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建设方面的不足和不力,因而有必要得到加强,要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其长三角辐射地的有利区位优势,创造竞争力以取得中部崛起的有利地位。
3、对比4表可以看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六省分享增长贡献率都较大,说明都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了全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尤其是江西和安徽两省前后的分享增长率均超过100%,说明两省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全国经济推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江西-%,湖北-%,安徽-%。六省中,河南省占据东西与南北交通要道,与山西并列属于黄河中游经济区,具有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属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是我国水稻、棉花等农作物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表明中部六省有其自身区位优势,但安徽、江西两省并未表现出来,这也是今后两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1][M].党建出版社,2004.
[2][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3][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张芳芳,[J].甘肃科技纵横,.
[7][J].湖北经济学院,
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