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诗歌答案详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诗词意象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诗歌的几种分类:
1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2从体裁上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常见的有“歌”(如《长恨歌》)“行”(如〈琵琶行〉〈短歌行〉)“吟”“曲”等,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体裁            律诗(每首有首、颔、颈、尾四联,每联两句,共八句)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近体诗
绝句:(每首四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注: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3从题材上分为: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战争诗、行旅或闺怨诗、送别诗等。
 
【2002年】
(1)BE 解析:B “真实客观”错,应为夸张;E“壮志豪情”错(应为“超俗脱尘、奋发向上的精神”?)
(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颧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2003年】
(1)BE解析:B“约好同来”错,应为与“独上”照应,今昔对照,突出“孤独”之感;E“对去年所见”错。
(2)(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2004年】
12.(1)C“透露出一丝无奈”有误,从“寒心未肯”可知,此句是写红梅开时的冰容雪姿,孤瘦高洁。
(2)A“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错,从“未肯随春态”可知。
。(1)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2)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2)“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3)“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2005年】
恍惚雪天的早晨,清亮的角声此起彼落回应。
梦里我不知来到哪里,竟有这边关风情。
骠勇的战马寂寂无声,看着像急流滚滚向前挺进。
呵!不由我联想起那雄关大河的边地情景,
想起金人占领着的雁门,
还有那遥遥的青海边境!
醒来在寒灯晃动的残夜里睁开眼睛,
漏声停,晓月斜映着窗纸天色将明。
万里外封王拜侯我还有自信。
但现在谁能理解我的衷情?
时间虽然无情地摧落了我的双鬓,
但决不会死去我那报国的雄心!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既和清笳乱起、铁骑似水的梦境相对照,又和作者从戎报国、封侯万里的雄心相映衬,使得全词增添了抑扬起伏的情致。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

北京诗歌答案详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