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应用电视学 - 云南大学.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应用电视学 - 云南大学 】是由【wefe201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应用电视学 - 云南大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6
应用电 视 学
新闻学专业必修课
教学总目的:
主要讲授电视拍摄与编辑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基本运用原理和知识,即在探究“电视是什么”的基础上,解决“怎样拍电视”的问题,注重电视表达语言及实务操作技能的应用价值。
教材:
《应用电视学:理念与技能》,张宇丹、孙信茹著,云南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电视摄影与编辑》,任鑫州、高晓虹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影片的摄制》,【英】阿瑟·英格兰德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摄影构画基础》,李兴国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剪辑技巧》,【英】卡雷尔·赖茨等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视节目制作》,张印平、谢毅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课程目录:
一、电视首先是技术
第一节电视与传播技术文化的演进
-—图画--文字
2。电报-—电话--电传真
——广播--电视—-网络
第二节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


二、影视作为一门叙事语言
第一节 视觉语言


第二节分解组合
1。画面





第三节声音
1。认识声音

3。声像关系

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学时安排:
第一讲电视与传播技术文化的演进(1)4学时
教学目标:
2/6
理解“电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有艺术"
了解口语—-图画——文字的传播技术演进过程
教学重点:
技术的演进历程对传播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电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有艺术”
教学纲要:
一、导论
电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有艺术
二、电视与传播技术的演进
(一)基本概念
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六大特性
不对称信息理论
信息与讯息的区别
马歇尔·麦克卢汉
(二)传播技术文化的演进
—---图画——--文字
1。1口语
口语的产生:模仿说、感叹说、社会说
口语革命是第一次信息革命.
口语是面对面的即时性的人际传播。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图画:传递和保留信息的符号与媒介.
图画:是对口语的一种视觉化表达。

结绳—刻契—图画
文字是在图画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化、符号化、规范化的产物.
文字:信息的第二载体,第二次信息革命。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电视首先是技术”?
2。你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与媒介的关系?
3。口语交际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它对口语和文字有什么意义?
?
6。怎么认识和理解从口语到文字对人类传播的 意义和价值?
第二讲电视与传播技术文化的演进(2)4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从口语传播到互联网传播的技术演进过程
教学重点:
电视技术的演进历程
教学难点:
从整个传播技术文化的演进历程中来认识和理解电视的发生和发展
教学纲要:
3/6
(二)传播技术文化的演进
2。电报——-—电话---—电传真
Telecommunication:
电通信是通过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学和其他包括涉及处理和储存方式的电磁系统所进行的符号、信号、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情报的传递、发射或接收。—--—NAE

1832年,德国人韦伯()、高斯(K。Gause)发明了第一台试验有线电报机。
1844年3月24日,美国人谬尔·莫尔斯(SamuelMorse) 开通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

苏格兰物理学家贝尔(,1847—1922),电话之父,他的第一部电话诞生于1876年.
电话:声-电—声

1913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兰制成了第一部手提传真机。
电传真:光-电-光
电磁波——信息的第三载体
意大利人马可尼组装了第一台无线发射机。
---—广播—---电视---—网络
大众传播的四大媒介
新闻业的四大工具

依赖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手段。
公元105年,我国东汉的蔡伦造出优质的“蔡侯纸”。
1455年,德国金匠约翰。古登堡(J。Gutenberg)成功的印制了《圣经》。
1566年《威尼斯公报》--最早的印刷报纸
1833年《纽约太阳报》——第一份大众化报纸
现代报纸的定义:至少每周出版;机器印刷;价格便宜;刊登普遍感兴趣的新闻;普通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懂;内容的纪实性;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1920年11月2日下午8时威斯汀豪斯公司KDKA电台正式播音。
广播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只有言语能力能与之匹敌,在这一点上它超过了电话和电报。
---—麦克卢汉
3。3电视
声—电-声
光—电—光
电视是一种整合性媒介,它迫使长久分离和分散的经验成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麦克卢汉
电视技术演进史的几个标志时期:

2。机械电视使理想变成现实
4/6



6。数字电视为升级换代搭建高新平台

信息的6大特性只有在网络世界中才得到了最充分、彻底的实现。
英特网是一切媒介的媒介。
分散权力、平等民主;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
媒介形态技术演进示意:
思考题:
7。电报的工作原理及其传播意义?
“声电转换”效应?电话为什么能在民间普及?
?
10。电通讯对大众传播起到什么作用?
11。如何认识相应技术手段与报纸的关系?印刷媒介对大众传播的意义何在?
?广播与电话有何同异?
?为什么?
观摩讨论
第三讲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4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技术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系
掌握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
分清“线性”与“非线性"的区别
掌握电视的几大传受特性
教学重点:
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
教学难点:
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
教学纲要:
TV:television(Tele:远距离,Vision:视力、视觉)
一种技术化的艺术形式或技术化的文化形态.

随物赋性、媒介即信息
1。1拍摄的物质材料
(1)胶片与磁带性能
记录材料的性能质量,决定着解像力色彩影调和层次质感等成像效果。
(2)光线照明性能
高照度、低宽容度 戏剧光效
新的技术环境 自然光的新观念
(3)镜头性能
定焦镜头及相关技术 传统蒙太奇
变焦镜头及技术发展 长镜头理论、纪实主义理论
(4)摄像机及附件性能
5/6
摄录一体化
拍摄的逼近和深入
节目现场性提升
拍摄方式、拍摄者的思维方式以及被拍者的接受方式的改变

(1)特技构成
视觉技术美 技术的规整和优化也是产生美感的一大契机
(2)编辑程序
物理剪辑
电子编辑
时码编辑
非线性编辑

“电视后”时代即“第三文化"时代:
双向交流、影像的自由流通,从而导致又一场革命.
电子新闻采集 卫星新闻采集 TNT NNN

传真性
覆盖性
现场性
家庭性
包容性
思考题:
19、什么叫技术美学?它与一般美学是什么关系?
20、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主要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来?为什么?
21、“线性”与“非线性"概念有什么区别?
22、电视的几大传受特性各有什么特点?
23、什么叫“媒介事件"?你能结合所熟悉的实例进行说明解析吗?
课堂作业
第四讲视觉语言(1)4学时
教学目标:
认识影视语言
区别影像语言与文字语言
教学重点:
影像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区别
教学难点:
影像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区别
教学纲要:

1。1 语言是什么?
广义的语言:凡是用来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都可能被称作语言.
影视语言是以时空为物质外壳,以声像为建构材料,以蒙太奇为结构条理的直觉性符号系统。
1。2影像是什么?
6/6
Pictorial image是人类为了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而制作的东西。就是用任何技术手段将人或物重现为二维(或三维)画面的视觉信息。
-——-[日本]宫川洋、渡部睿《图像电子学基础》
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信息类型差别:
传播:有意识地传递提供“事实”
表情:无意识地流露形成“印象"
抽象符号:与所描述事物没有相似性
表象符号:与所描述事物有直接的相似性
数字符号:具有不连续的精确性;传递了“内容”讯息
模拟符号:具有连续的模糊性;传递了“关系"讯息
思考题:
24、语言是什么?什么是影视语言?你怎么认识?
25、影像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能用实例进行对比说明吗?
[实验]
摄像机的使用学习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应用电视学 - 云南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fe2019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