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西靠东环路,北靠飘一路。本工程主体建筑地
上 18 层,高 ,群房为 2~4 层,设地下 2 层,总建筑面积约 36400 平方米,其中
地下室面积约 2678 平方米。基础采用桩筏基础,桩基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桩径φ
500,采用静压法沉桩工艺。
± 相当于绝对标高 米(黄海高程),现场场地标高为- 米(绝对
标高 米)左右,基坑周边桩顶标高为黄海高程-(相对标高为-),
考虑桩顶伸入承台 100mm,混凝土垫层厚 100mm,坑底相对标高- 米,即本工程基
坑开挖深度为 米。
本基坑开挖深度为地表下 (局部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采用 SMW 工法
内插 700×300×13×24H 型钢的挡土止水结构,坑内设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护体系,同
时坑内设管井降水。
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苏州开元大厦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A-2006-028),场地范围内土层为新生界第四系滨海、河湖相沉积物,由粘
性土、粉土和粉砂组成。自上而下为:
①杂填土:杂色,松散,含碎砖、石,表层覆盖混凝土,下部夹淤泥质土,均匀
性、密实性差,全场分布。层厚 ~,平均厚度 ,层顶标高 ~。
②粘土:灰黄色~黄褐色,可~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及结核,无摇震反应,切面
光滑,干强度和韧性高,全场分布。层厚 ~,平均厚度 ,底顶标高-~
-,层顶埋深 ~。
③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无摇震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
度和韧性中等,全场分布。层厚 ~,平均厚度 ,底顶标高-~-,
层顶埋深 ~。
④粉砂:灰色,中密为主,饱和,含云母,粘粒平均含量 %,全场地分布。层
厚 ~,平均厚度 ,底顶标高-~-,层顶埋深 ~。
⑤粉质粘土:灰色,可~软塑,无摇震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全场地分布。层厚 ~,平均厚度 ,底顶标高-~-,层顶
埋深 ~。
1
⑥粘土:暗绿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无摇震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
度和韧性中等,全场分布。层厚 ~,平均厚度 ,底顶标高-~
-,层顶埋深 ~。
⑦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含铁锰氧化物,无摇震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和
韧性中等,全场地分布。层厚 ~,平均厚度 ,底顶标高-~
-,层顶埋深 ~。
其余土层分布及特性详见勘察报告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本场地浅部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微承压水。
孔隙潜水赋存于①层杂填土及②层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水位随季
节、气候变化上下波动,属典型蒸发入渗型动态特征,稳定水位标高为 ~,
稳定水位埋深 ~。
孔隙微承压水赋存于④层粉砂中,主要接受侧向泾流补给及越流补给,其动态亦受
大气降水、地形地貌,其水位随季节、气候变化上下波动,稳定水位标高-~
-,稳定水位埋深为 ~。
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长期浸水的混凝土中钢筋
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对混凝土、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
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基坑开挖及降水设计参数
三轴剪切(uu) 固结快剪(cq) 静止土渗透系数
土层重度γ
土层名称 C C 压力系 Kv Kh
编号φ(°) φ(°) (KN/m3)
(Kpa) (Kpa) 数 K0 (cm/s) (cm/s)
①杂填土(8) (10) ()
②粘土 48 53 -07 -07
③粉质粘土 22 21 -06 -06
④粉砂 3 -03 -03
⑤粉质粘土 34
⑥粘土 64
苏州开元大厦基坑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