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工程
应
急
准
备
与
响
应
方
案
编制单位: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
2、国家标准规程及地方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二、潜在重大危险源情况清单:
场所
危险源
紧急情况
后果
影响范围
施工现场及加工车间
井下行灯电压大于36伏/施工机具未按规范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电线、设备老化、漏电
触电
响应不及时将导致人员重伤
或死亡
场内
施工现场
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物体打击会对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容易砸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物体打击
响应不及时将导致人员死亡
场内
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穿软底鞋/洞口、临边防护不到位/高处作业操作不当
高处坠落
响应不及时将导致人员重伤
或死亡
场内
施工
现场
及
加工车间
氧气乙炔瓶存放不规范/乙炔瓶未安装防回火装置
火灾爆炸
财产损失、响应不及时将导
致人员重伤或死亡及财产
损失加大
场内,可能影
响场外相关方
易燃、易爆物品储存不规范
施工现场
塔吊,施工电梯,提升机,
机械伤害
响应不及时,将导致人员重伤或者死亡
场内
三、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计划实施目的:
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它们。
2、减少紧急事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四、事故防范体系:
1、事前防范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五同时”,保证安全机构及专业人员、落实安全投入、进行安全培训、实行危险源管理、推行安全设备管理、落实现场安全管理、严格交叉作业管理、实施高危作业安全管理、保证承包租赁安全管理、落实工伤保险等。
2、事中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重大事故救援体系,进行危险源的预控,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生事故时按照预案程序实施救援等。
3、事后处理对策系统。
推行严密的事故处理及严格的事故报告,制定、实施事故后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事故经济处罚,明确事故刑事责任追究等。
五、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的基本程序:
1、应急救援系统、机构:
现场救援小组
救援领导小组
救援领导小组功能:
1)决策事故处理手段、方法,既事故现场勘察,编制事故救援方案等;
2)分析事故数据,评估救援方案的可行性;
3)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4)事后处理方案编写。
②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序号
职务
成员
联系电话
职责
1
组长
郑建民
**********
主持制订事故救援方案,决策处理事故手段、方法,指挥人员实施方案。
2
副组长
谢秦安
**********
接待事故家属、事故关注方、媒体等人员。
3
蒋伏初
**********
负责救援人员调集、组织,救援工具的准备,具体领导实施救助方案。
4
唐伟
**********
负责救助器材、车辆的组织,
5
组员
黄怡
**********
负责事故现场勘察、事故申报、编写事故处理方案及事故调查报告。
6
易凤
**********
负责事故物力资源的支持和保障。
7
翁卓
**********
负责财力资源的支持和保障、负责对外联络接待工作。
③现场救援小组功能:
1)依据编定的救援方案组织救治工作;
2)分配每个救援人员的角色、责任、义务等,并协调和控制与他们的联系,指派应急任务;
3)识别危险物和现存的危险状况,事故现场分析,根据实情,作出人员疏散决定;
4)控制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队员的总人数;
5)确保应急队员个人防护设备能有效防护在应急救援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否则有权修改推迟或终止被认为威胁的行动;
6)与救援领导小组联系,汇报求援进度和成果。
2、应急准备:
①发生事故后,立即组建应急救援系统,通知救援人员和相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
②救援领导小组召开现场会议,评估事故类别,确定危险等,(同时应有一部分人员以进入事故现场初步救治);
③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别(特点)危险级别制定应急队员人数和应急物资计划,如需外援应通知;
④应急队员在事件发生后十分钟内应集结就位,并具有马上投入战斗的能力;
⑤其它人员和设施在事件发生半小时内集结就位。
3、应急救援:
①前提:事故现场已经过勘测并告知救援队员危险
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