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篇一:科室质量与安全治理小组工作规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熟悉、仔细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识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加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自觉仔细履行岗位职责,要常常性地进展质量治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治理意识,坚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治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治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治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实行有效措施加强治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过失及事故。要常常组织典型案例进展争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爱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立,发挥科室的监视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治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准时将检查状况反应,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良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视作用,准时发觉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进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治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仔细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供应温馨、细致、急躁的效劳。同时要仔细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争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争论制度、病案书写根本标准与治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治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根本学问、根本理论、根本技能,严厉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力量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展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治理避开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
的危急,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需保持头脑糊涂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开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敬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医护办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工程进展严格的可行性讨论、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各临床科室进展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觉事故苗头准时进展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效劳。
篇二:护理安全小组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治理依据医院的工作目标和进展思路,结合护理部201*年部署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规划特制定201*年护理安全工作规划如下:
1、不断完善护理安全治理体系,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持续推动
护理不良大事无惩处性上报制度。每季度由护理安全治理小组核心成员对全院护理不良大事进展争论、分析缘由,提出整改措施。各科室不良大事上报执行率到达100%。
2、帮助各护理治理小组完善相关护理安全治理制度,不断改良住
院患者安全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等不良大事发生率。
3、护理安全治理小组每季度对全院安全护理质量进展一次检查,
围绕质量治理要求,依据科室详细状况改良护理措施、优化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追踪、持续改良,并建立科室“护理安全”导师负责培训规划。
4、科护士长每周深入科室催促护士长对重点病人进展检查,检查
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加强环节质量掌握。
5、每季度进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及护理安全学问培训,提高全院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防范力量,并对相关人员进展护理安全学问年度考核。
篇三: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小组工作规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规划:
一、强化思想熟悉,持续进展:
科主任、护士长连续抓好质量治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治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治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标准治理、标准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进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3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胜利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50%
15、手术25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标准化的质量治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展检查,做好总结反应工作。
1、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足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状况,仔细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标准,工程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治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别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争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良。
四、仔细做好医疗文书书写治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展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育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
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准时传到达自己科内,避开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应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展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准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肯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相互催促,避开和削减病历缺陷发生率,到达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1月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头前,离开手术室前核查,预备切开皮肤前的核查,标准书写手术安全核查书。
2月份:“危险值”报告登记,护理人员准时报告医师,医师准时处理并记录,
3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展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
4月份:输血治理制度,包括输血前申请、备血状况、化验工程、申请单书写全面;输血前签署患方输血同意书;合理用血,输血前后的病程分析记录。检查第一季度的各种种争论病历(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争论记录)。
5月份:抽查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等。6月份:落实术前病情评估制度与术前争论制度
1、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试验室资料等的评估。
2、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的重点范围
3、手术风险评估
4、术前预备
5、临床诊断、实施手术方式
6、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
7、检查病历记录状况
8、对相关岗位人员进展培训及培训记录。
7月份:①谈话制度方面。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谈话制度,植入病例的谈话,非手术病人72小时谈话,患方签字的准时性、特别检查、特别治疗前的谈话;病情危重告知;被授权于病案签名的全都。
②其次季度争论病例(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争论记录)。
8月份: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状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9月份:病程记录方面。包括三级查房制度、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规划的内容。疑难病历、死亡病历争论书写的检查。会诊及转诊记录准时性、完整性。
10月份:①归档病历的评分;②争论病历的书写。
11月份:手术分级动态治理、考核、授权等
12月份:一年来医疗质量与治理总结,稳固成绩,改正缺点,持续改良。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准时反应,总结。每次检查后准时反应科主任,病历检查准时反应书写医师,每月检查的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院长,并在每季召开质量治理委员会会议反应,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争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良。
篇四:科室质量与安全治理小组工作规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熟悉、仔细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识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加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自觉仔细履行岗位职责,要常常性地进展质量治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治理意识,坚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治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治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治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实行有效措施加强治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过失及事故。要常常组织典型案例进展争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爱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立,发挥科室的监视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治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准时将检查状况反应,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良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视作用,准时发觉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进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治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仔细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供应温馨、细致、急躁的效劳。同时要仔细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争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争论制度、病案书写根本标准与治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治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根本学问、根本理论、根本技能,严厉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力量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展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治理避开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