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DIC(研)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DIC(研)课件 】是由【yzhly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DIC(研)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十三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以广泛微血栓形成以及相继出现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基本特征: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机体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在微循环中产生大量纤维蛋白构成的微血栓。
临床表现:出血、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
一、概念




激活
凝血系统
血小板
被激活
微血栓
形成
血液
凝固性
凝血因子
血小板
激活
纤溶系统
微循环
障碍
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
二、发病机制
DIC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引起血管内凝血酶生成增加,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
组织因子为始动的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组织损伤
损伤细胞内质网中TF释放入血
血液中的TF+Ⅶ因子+ 钙离子
活化 因子 Ⅹa
组成的复合物
活化Ⅸ因子
外源性凝血系统(传统途径)
内源性凝血系统(选择通路)

2、血管内皮损伤
1)血管内皮损伤 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
血液中无活性的Ⅻ
接触 有活性的Ⅻa 内源性凝血系统
2)血管内皮损伤 TF释放
外源性凝血系统
3)Ⅻ、Ⅻa 水解 Ⅻf(+)PK K
(+)Ⅻ
3、血小板被激活
1)PLT+损伤后的内皮下胶原
①增强促凝物质的释放血栓形成
②PLT膜糖蛋白(GPⅠb)[通过vWF]结合胶原
激活PLT①
2)PLT内血管活性物质激活PLT
第二节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三、血液的高凝状态
四、微循环障碍
二、分型
(一)急性DIC
(二)亚急性DIC
(三)慢性DIC

DIC(研)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1.46 MB
  • 时间2022-10-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