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__________
学号:1614071012
Hefei University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论文题目:合肥学院考察报告
学位类别:管理学
学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作者姓名:侯训
导师姓名:金芒
完成时间:
目录
一. 合院简介···············2
二. 合院区域位置···········3
三. 合院的历史··············3
四. 合院的发展············5
五. 校内自然景色·············7
六. 合院的周边环境············9
七. 总结················9
一. 合院简介
合肥学院(Hefei University)简称合院,直属于合肥市政府,校训为“厚德博学善思致用”,是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合院是国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首批52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之一、中德合作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主任单位和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同时也是安徽省8所可接纳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2014年学校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直属于合肥市政府,是合肥市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主任单位和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与安徽新华学院等高校并列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二. 合院区域位置
合肥学院位于“包公故里、三国故地、科教名城”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坐落在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与始信路交口,毗邻风景秀丽的南艳湖。
三. 合院的历史
1980年,由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办(合肥联合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创办之初,实行"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办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
2002年3月1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进行合并,成立合肥学院。
2009年,该校被安徽省批准为硕士点建设单位。年底,中评估正式启动,选择在该校进行试评估。2010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校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
2010年6月23日,学院入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项目,成为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2011年,该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3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月,合肥学院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
2014年合肥学院被确定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成为安徽省第一批六所“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
2014年12月,合肥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高校,成为继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之后安徽省第六所具有公费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的高校。
2015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视察合肥学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用“三十而立、卓有成效、根深叶茂”概括了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年的成果, 寄予再创“中德合作未来更辉煌的30年”的期望。德国总理默克尔称赞合肥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两国总理共同决定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及基金。“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指示精神,以“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早日建成应用型“合肥大学”
四. 合院的发展
合肥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努力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学院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学计划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学院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
人文地理实践论文-合肥学院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