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查房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讲人:崔乐
何为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病因
(一)基本病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病因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病因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二)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临床分型及病理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病史汇报
患者张秀玲女 47岁自由职业因近5日坐位工作劳累过度突然感左腿疼痛麻木加重,走路活动明显受限,于某诊所扎针治疗,治疗3日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测T:36℃ P:68次/分 R:19次/分 BP:115/70mmg精神差,痛苦面容,皮肤完整,无过敏史。
查体:腰椎生理性前突变直,L4-S1棘突,椎间压痛叩击痛(+)椎旁压痛(+)左腿抬高50°(+)加强实验(+)双侧膝腱反射正常左侧跟腱反射较健侧明显减弱,左下肢小腿外侧,足外缘及足背皮肤减退,双下肢肌力正常,末梢血运好。
辅助检查
1、CT: L5-S1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2、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
腰间盘突出症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