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成绩:
物联网导论
智慧交通现状及发展
学院名称:
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罗辰
专业:
物联网工程
班级:
08051403
学号:
2014212923
指导教师:
李永福
填表时间: 2016 年 12 月
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
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当前城市交通主要障碍和问题,阐述了智慧交通的发展背景,智慧交通的概念、特征与主要内容。并分析了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智慧交通的几点建议,以期使我国智慧交通的发展能够结合国情,更好的促进智慧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智慧交通的产生 1
产生背景 1
现代交通面临的问题 1
第二章智慧交通的体系架构 2
体系架构 2
主要特点 3
第三章智慧交通建设的目标 4
数据采集与收集系统 4
车体控制系统 4
信息传输系统 5
交通信息存贮、处理与综合控制系统 6
第四章智慧交通发展的思考 8
第五章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智慧交通的产生
产生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和快速多变的城市发展需求,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各个国家或城市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公开以智慧城市为发展理念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南京、沈阳、武汉、合肥、成都、昆明、广州、深圳、佛山、宁波、无锡、昆山等,但每个城市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的提出,需要具备多业务领域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能力,其中智慧交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交通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长,为了满足增长人数的交通需求,城市中车辆数量随之急剧增多,最终导致城市交通遇到障碍和发展瓶颈。
主要障碍和问题包括:
(1)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导致出行时间增加,能源消耗惊人
(2)交通安全问题严重,事故频发
(3)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在此背景下,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将交通需求与车辆和道路联系起来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成为智慧交通的核心思想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智慧交通的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
所谓智慧交通系统(简称 ITS),是指将先进的智能监控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电脑以及网络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智慧交通体系同时体现了是一个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智慧交通系统体系架构如下:
感知——RFID、二维码、传感器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
↓
传输——移动网络、、无线网络、卫星……
↓
支撑——智能处理、分布式行列计算、云计算技术、数据库……
↓
应用——运营平台、信息中心、内容服务、专家系统……
智慧交通感知层主要是数据采集与收集系统以及车辆本体控制系统;网络层主要包括信息传输的方式与通讯规约;支撑层主要实现海量信息并行处理和优化以及存储资源动态配置和部署;应用层主要包括信息存贮与处理系统,综合控制系统。
主要特点
智慧交通强调的是: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与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个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国内智能交通发展已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电子警察、卡口、车辆识别系统、信号灯控制、GPS 车载导航系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行驶记录仪、交通收费设备、交通通信设备等产品和系统功能更趋完善。
(2) GPS、RFID 等一些新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成功地将 RFID 技术应用于路桥不停车收费系统。上海世博会和深圳全运会均已使用 RFID 等新技术来解决交通管理问题。
(3) 智能交通已从简单的交通违规监测,如闯红灯、违章停车等,逐渐向为城市交通拥堵提供解决方案。
(4) 智能交通从单点检测,到线检测,再到区域检测,监测范围不断扩大,应用规模也不不断增大。提升了对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城市道路的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高风险水域、重要航段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监控。
(5) 智能交通从对交通工具的监管提升到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公路上数据信息的采集、传感器的安装、通信设施的完善以及路桥的自我检测等。
(6) 智能交通在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方面,通过重点建设路网监控、车辆监控、水上指挥、交通安全管理等系统,为应急指挥处置提供先进手段; 在
物联网导论——智慧交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