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省区经济效率实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是由【辰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省区经济效率实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省区经济效率实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杨文、许耀昭、张旭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一、介绍
.背景.........................................................................................4
.目的.........................................................................................5
.文献回顾....................................................................................5
二、数据
.数据来源.....................................................................................6
.变量选取.....................................................................................6
三、方法
模型建立
..............................................................................6
...................................................................................7
......................................................................8
模型求解
.........................................................................10
..................................................................................12
.....................................................................14
四、模型评价与讨论
.优点与评价..................................................................................18
.不足与讨论.................................................................................19
五、附录
参考文献
......................................................................................20
......................................................................................2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虽然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但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地区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探寻产生我差距的根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找到我国30个省区因为数据不全西藏与港、澳、台不在此研究之列2001—2009年间的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首先从动态角度考察我国各省区2001-2009年经济发展的状况,其次,综合分析比较2003-2009年各省市相对效率,并将相对效率值按值大小分为4个等级,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各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地域之间发展仍然不平衡,东西部地区效率差异仍然很大;人口受教育程度、科技投入、社会保障投入、外资投入等因素对效率促进作用明显;各省市教育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以及第三产业规模对经济效率没有实质性影响;
关键字:综合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多分类Logistic回归
一、介绍
背景
随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了很大改善;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1978年,我国的GDP仅为2683亿美元,到2010年猛增至万亿美元,30余年间增长了20余倍,平均增速接近10%,2010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年均增速20%左右,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至2010年19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34元增加到5919元;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
虽然我衡日益突出,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近年来,各省区经济面貌虽然都有很大改观,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水平;但是,由于发展起点的差异和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的不同,我衡的轨道,呈现东部相对发达,西部仍然落后的状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广东、江苏、山东GDP总量排名前三,分别达到亿元、40903亿元和亿元,而排名最后的三个省份分别是西藏、青海、宁夏,GDP总量仅为亿元、亿元和1643亿元,相比之下,GDP最高的广东省GDP总量竟达到GDP最低的西藏的90倍,两者差距惊人的大;而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0年最高的是上海为31838元,最低甘肃,仅为13062元,两者相差18776元;因此,我衡,各省区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已成为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中要面临的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健康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必要前提;尽管国家提出并逐步实施旨在缩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间差距的各项发展战略,但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
目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健康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必要前提;
中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已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尤其要注意在促进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兼顾各区域的同时、同步发展,最大程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明确省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并寻找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经济学理论早已证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相应的投入、产出密不可分,而衡量投入产出效果的指标有多种,其中效率测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可以认为,中上的差距源于其利用可得资源禀赋获取最大化产出能力的差异,即效率的不同;而影响效率高低的因素又有多种,找出效率低下省区影响效率提高的因素,并对之进行改善才能逐步缩小各省区经济效率的差距,最终实现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这一目的,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并对中国30个省市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进而对省区经济发展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献回顾
在区域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领域中,张美恋2000利用投入要素的增长速度作为输入变量,用产出的增长速度作为输出变量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行了测度;魏华、吕华成2005等利用3个输入指标,4个输出指标对广西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进行过测度;李军军,周利梅2007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份几年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归类,进一步探索我国省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内在规律,以期加强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楼海淼,孙秋碧2004利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各省的经济活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李庆东,牛晶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区域经济效率进行分析已经可以体现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本文是建立在前人分析成果与自我创新的基础上,第一部分采用Malmquist指数进行动态研究,得出中国2001-2009年的经济效率变化,实证得出近年来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第二部分用可变报酬的DEA模型得到各省各年的相对效率值,分析各年各省区效率情况,并按效率值大小分为4类,以此为因变量,以受教育程度,财政支出结构
、产业结构等影响效率的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找出各省区效率不同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各省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一些建议;
二、数据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全部来自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西藏和港澳台因为数据缺失而不在考察列;考虑到Malmquist指数分解是以第一年为基期,作为其他年份的参照,用于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数据来自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DEA模型综合效率及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数据来自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变量选取
在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和DEA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效率时,我们借鉴并拓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投入变量选择资本、劳动力、能源,其中资本选择区域内固定资产总额,劳动力选择区域内的年末就业人数,能源选择区域内用电总量,产出指标我们选择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
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时,我们选用DEA模型测算出的综合效率作为因变量,取各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各省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比重、外商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比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以及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等指标作为分析的影响因素;
模型建立
Malmquist指数最初由Malmquist1953提出,,,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实证分析中,;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1不需要相关的价格信息,这对实证分析特别重要,因为,一般情况下,相关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数据比较容易得到,而要素价格等信息的获取通常比较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2适用于多个国家或地区跨时期的样本分析;3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
从时期到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1
式1中,和分别表示时期和时期的投入和产出向量;和分别表示以时期技术为参照,时期和时期的距离函数;
以时期技术为参照,基于产出角度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2
类似地,以时期技术为参照,基于产出角度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3
为避免时期选择的随意性可能导致的差异,仿照Fisher理想指数的构造方法,,作为衡量从时期到时期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从时期到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根据上述处理所得到的Malmquist指数具有良好的性质,它可以分解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和技术进步指数TP,其分解过程如下:
4
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还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C和规模效率指数SC;
为了度量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需要借助线性规划方法来计算有关投入和产出的各种距离函数;对于时期到时期第个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需要计算如下四个基于DEA的距离函数:
5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是着名运筹学家和等学者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DMU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采用数学规划模型,凡是处在生产效率前沿的;DEA认定其投入产出组合最有效率的,将其值定是1,不在生产效率前沿被认定是无效率,同时给定一个效率指标大于0,小于1;
设某个决策单元DMU在一项生产活动中的输入向量为,
输出向量为;
那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这个表示这个DMU整个生产活动.
现在有个,对应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
而且
每个决策元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
事先并没有给定输入,输出向量的权向量的值,
Charnes-cooper变化,即令:
上式线变成了如下线性规划:
该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为
应用线性规划对偶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对偶规划D来判断的有效性.
对于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或计数型变量,且因变量每个取值的概率范围均为0~1的情况,都可以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因变量的概率取之建立回归模型;设因变量有个取值水平,可以对其中的个水平,各做一个回归方程;
因变量取第个水平是的Logistic回归模型设为,这样,对于建立的每一个Logistic模型都将获得一组回归系数,如果因变量具有3种分类,就将获得两组非零的回归参数;
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法;
最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是先建立似然函数或对数似然函数,然后求使得似然函数达到最大的参数估计值;对于已有的样本,可建立样本似然函数,于是,样本的对数似然函数为
;根据最大似然原理,应求使对数似然函数达到最大值的参数值,对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再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求解方程组,即可得出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及其标准误;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ratiotest和Wald检验;
1似然比检验;似然比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比较在两种不同假设条件下,对数似然函数值的差别大小;检验的零假设为两种条件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无显着差别,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Ⅰ.先拟合不包含待检验因素的Logistic模型,求对数似然函数值;
Ⅱ.再拟合包含待检验因素的Logistic模型,求新的对数似然函数值;
Ⅲ.最后,比较两个对数似然函数值的差异,若两个模型分别包含个自变量和个自变量,记似然比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在零假设成立的条件下,当样本含量较大时,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的分布,如果只是对一个回归系数或一个自变量进行检验,则=1;
2Wald检验;用检验或检验,推断各参数是否为0,其中,,为回归系数的标准误;
模型求解
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把中国2001-2009年30个省市数据,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方法来估计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及其分解的指数可以分析经济产出单位效率的动态变化;省市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变化指数TFPCH可以分解为效率变动指数EFFCH及技术变动指数TECHCH,从中可以看出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是因为效率变动指数变化还是技术变动指数变化;效率变动指数EHCH进一步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PECH和规模效率变动
省区经济效率实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