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在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 】是由【1130474171@qq.com】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在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页
在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
根据签署的令,6月1日,,我们召开座谈会,,5位同志先后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还有一些部门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我都赞成.
,深刻阐释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明确战略举措和工作重点,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党中央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制定发展规划,,党中央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中国已经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度、深度、难度和时间长度,,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足以凝聚智慧和力量的脱贫攻坚精神,持续深入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2页
全面振兴乡村,,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牵头起草,历时一年多,,,全面总结了这些年来中国三农工作的法治实践,是一部三农领域的基础性、,有三个大的要领必须把握住、把握好:
一是,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核心的振兴法,不只是促进经济发展,而是立足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除了产业振兴之外,还包括农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3页
二是,这部法律要解决好农业农村承担的三大历史性任务,即保障好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护好农村生态屏障安全,,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有明确表述,即充分发挥农业农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三大历史性任务都是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都是应该长期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即使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了,这三大历史性任务也不会改变.
三是,、道德文化、社会文明等方面的建设,这其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当然要举全党全国之力,要靠城市、工业的支持和反哺,但从根本上讲,主体还是农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的是培养造就更多乡村人才,让乡村振兴有足够的人才力量,特别是让年轻人热爱农村、热心农业、有志于在农村创业扎根.
我们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重要意义,,我围绕这部法律规定的若干重点,作些提示和强调.
第5页
一、要因地制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法律第二章用了12条(12至23条)专门讲产业发展,占了整部法律74条的近六分之一.
现在,乡村产业不像过去那样就是种、养、加了,还有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体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而要做到这一点,,乡村产业发展还有一些堵点和痛点,比如缺人才、缺资金,市场渠道不畅,,,让法律规定落下去、实起来,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一定要避免一种倾向,,,有1万3千多亿斤,但粮食进口量也创历史新高,约2800亿斤,相当于总产量的20%还多,,决不能靠大量进口来解决,还是要靠农村,、培育、,但决不能削弱、动摇、,法律第8条作了明确规定,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第14条、第15条,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两个要害,即耕地和种子也作了明确规定,这些都要认真贯彻落实.
第5页
二、要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中国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总的看仍然是单向流入城市,可以说处于失血、,很多地方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空壳村,出现了386199部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发展.
如何解决好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包括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等,这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6页
乡村人才振兴,、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城市、公职人员当中,有专门的机构、队伍和机制、制度,但在农村、农民当中,,完善教育机制、灵活教育方式,教育他们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
三、要传承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深刻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
第8页
中国历史悠久,在广大农村地区,,向上向善、尊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都是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还有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统工艺、民歌小调,都属于中国民间乡土文化;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古民居、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等,,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要通过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加强保护,引导特色鲜明、,要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
四、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小时候的农村,呈现的是河里游泳、溪里捉鱼、池塘洗菜、,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搞围湖造田、毁林造地、过度养殖、过度放牧、滥用农药等,加之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跟不上,甚至没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但农村的生态环境仍然一点也不容乐观.
第8页
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修复,开展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推广卫生厕所和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和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基层基础
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各项政策,,农村凡是发展好的地方,都有一个好的支部,,党的基层政权就牢固,实现全面振兴就有希望.
第10页
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法律重点强调三个层面:一是加强乡镇、村两委组织和能力建设;二是完善农村社会组织、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发挥他们在团结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法律强调要以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发挥其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全面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加强乡镇人民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
法律没有过多地、具体地去讲基层党组织建设,但实际上,,乡镇党委既是党的基层组织又是党在农村的政权机构,这两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削弱了这些组织就削弱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一方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其中第4条讲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的领导;第42条讲到,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
第10页
六、要保障好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实现乡村振兴,说来说去,最为根本的就是要保障好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保障好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法律的每一条,要么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要么就是保障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也是保障维护农民的权益.
除此之外,法律还在不同的条款中,,总则第4条提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要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自愿有序进城落户,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全面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障权益,,在法律中也都有具体回应,让农民吃上了长效的定心丸.
在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